7月28日,世界肝炎日中国翡翠丝带项目活动在IBM中国总部北京办公室举行。这是该项目首次在企业工作场所的落地活动。活动以“工作场所零歧视,拒绝肝扰满关爱”为主题,旨在以世界肝炎日为契机,开展乙肝防治科普宣传活动,提高职场人士和普通大众对乙肝知识的认知,呼吁营造健康友爱的工作环境。
今年是世界卫生组织设立“世界肝炎日”以来的第6年,宣传主题是“了解肝炎,立刻行动”。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确定的今年宣传主题是“爱肝护肝,享受健康”,号召公众了解肝炎的危险,关注自身健康,做到安全注射,通过接种疫苗、早期筛查和规范治疗等措施采取积极行动通过检测了解自己的状况并寻求治疗,以减少这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病毒感染导致的不必要死亡。
乙肝是一种与肝脏有关的病毒性感染疾病,也是导致肝癌的最主要原因。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首份针对病毒性肝炎的全球卫生部门战略,以在2030年前消灭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乙肝和丙肝为目标。
中国是乙肝疾病的高发区,患病人数约占总人口的8%,约有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9300万,占全球乙肝病毒携带者总数的1/3。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称,目前北京市人群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和急性乙肝发病率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据2014年北京市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全人群HBsAg流行率由1992年的6.03%下降到了2.73%,其中25岁以下人群HBsAg流行率已降至1%以下,远超《“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2015年全国全人群HBsAg携带率≤6.5%的目标。这些研究数据表明,北京市目前正处于由乙肝中度流行区向低流行区过渡阶段。
乙肝是血液传播疾病,仅仅通过母婴、血液和性三种渠道传播,和乙肝感染者共餐、接吻、握手等都是安全的,而且乙肝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但是由于对乙肝知识的缺乏,造成了大众的过度恐惧。
2007年,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布的《2007年外企乙肝歧视调查报告》显示,69%的人认为乙肝病毒与艾滋病是导致员工歧视最主要的原因。2008年,北京益仁平中心发布的一项针对在华98家跨国公司的的调查显示,在中国,约84%的跨国公司招聘新员工时会进行乙肝病毒体检,44%的跨国公司会由于结果呈阳性而拒绝申请。
对企业来说,从员工的健康着手积极应对工作场所乙肝歧视问题,这对提高整个社会对乙肝的认识、消除乙肝歧视具有积极的意义。今年世界肝炎日期间,斯坦福大学亚裔肝脏中心联合27家在华的翡翠丝带项目企业开展乙肝科普教育,向近50万名员工宣传乙肝防治知识。
美国斯坦福大学亚裔肝脏中心是美国第一个致力于降低亚洲和亚裔人群乙肝感染和肝癌发生率的非营利机构。为了消除乙肝传播与歧视,降低与乙肝相关的肝脏疾病和肝癌的死亡率,该中心于2001年发起了翡翠丝带行动,并逐渐发展为全球性的翡翠丝带乙肝防治运动,旨在支持全球范围内受到慢性乙肝和肝癌影响的人群。
中国翡翠丝带项目由斯坦福亚裔肝脏中心及多家国际跨国企业联合发起,旨在倡导建立零乙肝歧视的工作环境的公益项目,这是国内乃至全球首个由社会组织与大型企业雇主共同主导的项目。自2015年世界肝炎日,项目启动以来,已有33家领袖跨国企业签署了项目宣言,承诺定期开展员工乙肝教育,并确保零乙肝歧视的员工政策和工作环境。
IBM是中国最早实行工作场所反乙肝歧视政策的跨国企业之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IBM就已经免费为所有员工提供乙肝疫苗接种,到2011年,疫苗接种基本覆盖90%以上的员工,且所有员工家属都可以免费接种。作为中国翡翠丝带项目的企业发起方代表,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称,由于肝炎的危害性,很多人对其谈之色变,甚至导致肝炎患者在社会上遭受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但越是这样,就越要勇敢面对,大力宣传,提高公众对乙肝和丙肝的认知。
除了呼吁消除乙肝歧视外,长期关注乙肝问题的 广州乙肝公益组织亿友公益发起人雷闯对本报记者表示,要想让全国9000多万慢性乙肝感染者,2000万需用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真正受益,还需要呼吁将乙肝列为慢性病(特殊病、大病)门诊医保报销范围。但是,根据亿友公益调查显示,全国超过40%的地级市未将乙肝列为门诊慢性病(特殊病、大病)报销病种,导致乙肝患者只能住院才能申请报销,而乙肝患者通常不需住院治疗。他认为,这一政策明显不合理。
为此,7月27日,亿友公益联合8个省份的乙肝病友以及乙肝携带者给全国19个省份101个地级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寄出建议信,呼吁相关出台政策,将慢性乙型肝炎纳入慢性病门诊医保报销范围。
截至4月26日,A股医院板块已披露2024年业绩的12家公司中,就有6家出现亏损。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理事会审议通过,决定成立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生育保险专业委员会。
根据文件规定,2026年1月1日起,所有销售的药品都必须追溯码全覆盖,这意味着,明年起,对那些没有追溯码的药品,建议您像看待外星生物一样仔细观赏,但敬而远之。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国家医保局已启动相关的专项行动,坚决打击倒卖回流药,第一批药品追溯码线索已经发往全国。
去年全国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其中通过智能监管子系统挽回医保基金损失3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