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奥运娱乐至上 国民心态悄然生变

第一财经 2016-08-08 21:22:00

责编:许云峰

“有钱没钱,跳舞过年”,越来越娱乐化的奥运,转变不仅体现在网友和奥运看客身上,媒体生态也同样在发生着悄然改变。

巴西奥运会赛程已经过去两日,赛场内奥运健儿的拼搏和个性,赛场外的观众和媒体的表现都无不映射出国民心态正在发生的转变。

以宁泽涛为代表的90后运动员凭借高超的体育竞技能力和出众的相貌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奥运娱乐化的趋势也由此初现端倪。众多网友,尤其是女性群体,在关注巴西奥运会赛况的同时,除了中国游泳队的宁泽涛和孙杨外,德国体操队的马塞尔·阮、英国跳水队的托马斯·戴利等都受到追捧。

一直以来,奥运会给人们的印象本是庄严肃穆和充满火药味的奖牌榜竞争,但奥运娱乐化的流行显然在比赛之余为奥运会增添了更多生趣。此处所说的奥运娱乐化并不是低级趣味与恶搞,而是更加关注人,关注运动员的个性,观众也更加直接得表达自己的心理诉求和想法。奥运娱乐化的现象也体现了目前中国民众的心态正在从传统、保守、内敛向进取、包容、开放转变,并尤其体现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80和90后身上。此种转变从各类网络媒体上已可见一斑。

转变不仅体现在网友和奥运看客身上,媒体生态也同样在发生着悄然改变。

“有钱没钱,跳舞过年”、“嫉妒衣服很漂亮的国家”、“中国队的西红柿炒蛋看上去还行,毕竟中国人大多数学会的第一个菜就是西红柿炒蛋,算是中国人的国民菜,低调又平民”……

这些有点调侃,有点戏谑的段子出现在央视巴西奥运会开幕式的解说中。央视作为代表官方话语的传统媒体,以如此平民的语调来播报奥运会开幕式尚属首次。白岩松亦在此次解说中从正襟危坐的新闻播报员转变成为全民段子手。可见,开放、包容的心态不仅只体现在个体身上,更蔓延到掌握话语权的官煤。

社会各个层面体现出来的愈加开放、平和的心态也让我们能够更加宠辱不惊得对待赛场内的得失。对于首个比赛日无金牌“进账”的情况,整个媒体、社会舆论和奥运观众表示了极大的宽容、理解和支持。这种从唯金牌论到已经看淡金牌得失的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和经济根源。

近代史上,中国饱受鸦片毒害,形成了贫瘠贫弱的状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急于在国际社会上重塑形象,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1984年中国重返奥运赛场后对金牌的执念实际上是源于自信心的缺乏。但今天,中国已经不需要用金牌来证明自己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30年来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已经从改革开放前要“睁眼看世界”的时期过渡到世界重大经济、政治活动的参与者和主导者。中国已经融入了世界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九月份即将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国力的昌盛是民众心态发生转变的根源。其次,经济发展带来的教育水平的提升和民众眼界的拓宽也是重要原因。运动员、教练和看客们虽然还难以做到范仲淹所追崇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整个国民的心态已经产生了从金牌至上到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积极转变,这也体现了现代奥运会所推崇的人本主义精神。

体育赛事中的以人为本意味着不管是得到奖牌的激动,还是错过金牌的失落,都比奖牌本身更值得感动。当孙杨在男子400米自由泳中以0.13秒之差不敌澳大利亚新秀霍顿,这个大男孩在采访区埋头在记者怀里哭泣,这无疑是人性最真实的表达,包括他在哭泣时嘴里反复念叨的是“对不起父母”,而非“对不起祖国”,这也值得让我们以人的角度重新审视“为国争光”这个词。

当然,“为国争光”是每个运动员苦练四年,一朝奥运心底最崇高的期盼。但竞技体育不应被人为得套上沉重的枷锁,奥运会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体育本身和人本身。奥林匹克有“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也有更为宽广的人本主义内涵。正如“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把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举办权交给雅典,就奠定了奥运会所蕴含的人文情怀。

本届巴西奥运会刚刚开幕两天,我们已经看到赛场内在追求胜利、成功和征服外的奋斗、拼搏和人本主义精神,以及赛场外越来越包容和开放的国民心态。赛程还在继续,相信接下来,我们会在赛场内外看到更多可喜的新气象。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