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珠三角智能出行大数据出路:深圳最能加班

第一财经 2016-09-06 18:00:00

责编:刘佳

在这些城市中,一线城市深圳、广州在智能出行渗透率上位居一、二位,然而用户依赖程度上不及二线城市,人均出行次数清远位于榜首。

 

9月6日,滴滴出行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 Data)发布了《珠三角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基于滴滴平台2016年1月至7月全量数据,通过珠三角地区的出行特点和规律来解读城市生活以及用车习惯等信息。

本次《报告》主要涵盖了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珠海市、江门市、肇庆市和惠州市9个城市。

2016年1-7月珠三角地区智能出行总人次已经达到6.2亿人次,月人均智能出行次数为4.4次。

广州市平均每天早晚高峰智能出行量已经达到32.2万人次。在深圳,工作日每天早晚高峰的智能出行量为37.6万人次,相当于126列地铁,或3780辆公交车或10218辆出租车的载客量。

在一些二线城市,虽然总体的智能出行渗透率比不上一线城市,然而,用户对于智能出行依赖性却更大。在人均出行次数方面,清远居民以人均出行次数5.2次,排在榜首,东莞以人均4.8次、惠州以人均4.6次,分列第二、第三位。

《报告》将深圳的高渗透率归因于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对于深圳的影响,“年轻”的深圳市民也更易接受“互联网+”对于生活的改变。

华为终端基地落地东莞松山湖后,也对东莞智能出行数据有所贡献。根据前7个月的相关信息显示,深圳华为基地的数据基本保持稳定,而东莞松山湖基地的出行量却持续增长,近三个月的平均增长率达到23.5%。

深圳南山区属于高科技企业密集地带,通过智能出行纪录,这个区域加班时间也更多。

深圳的上班族平均每天8点28分上班,加班至21点后的比例为36.9%,两项数据均排在珠三角第一位,其中,珠三角加班最多的公司排行榜中,深圳占据五席。科兴科学园和万利达科技大厦位列第一和第二位,华为工业区,朗科大厦和创维半导体设计大厦也榜上有名。

对于深圳近期发生的大事,智能出行也有所纪录。数据显示,6月27日万科股东大会召开之际,当天打车前往国际议中心的人数也较平时增长36%,其中超过40%来自于深圳外的其它地区,如广东(深圳以外地区)、北京和福建等。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深圳房价一路攀升,打车去往产交易中心,公积金贷款的出行量也随之猛增。4月房价开始回落,出行量也同步下滑。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