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我国)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减税政策,以期走出危机或者抵御经济下行的压力。
税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到底怎样?这显然既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所以笔者打算基于自己最近的一篇学术研究论文,谈谈税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需求侧,根据传统的凯恩斯理论,税收会起到宏观经济波动“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这是因为当需求冲击造成宏观经济波动时,税收可以降低私人部门(家庭及企业)税后收入的波动,从而降低私人部门开支(比如家庭消费、企业投资等)的波动。
在供给侧,笔者在自己最近的一篇学术研究论文里,基于新凯恩斯的理论框架,研究了税收对集聚价格黏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会提高集聚价格黏性,而且这种影响在数学上是一阶大的。这些研究结果意味着,在供给侧,税收会起到宏观经济波动的“自动‘去’稳定器”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需求侧,根据传统的凯恩斯理论,税收会起到宏观经济波动的“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但在供给侧,税收会起到宏观经济波动的“自动‘去’稳定器”的作用。在现实经济中,税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显然是这两者的混合叠加。所以,总体而言,税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
税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在各国之间可能还存在差异性。这意味着各国的政策制定者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去具体估计税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在本国究竟有多大。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副教授)
加工增值30%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是海南自贸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核心税收政策。
随着资本市场投资融资综合改革深入推进,A股上市企业质量稳步提升,代表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的上市企业占比持续提升,A股核心资产的吸引力持续提升,总体估值处于相对历史低位。
本次价格机制改革是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环节,相关行业的价格有望率先走出低谷,引领“物价合理回升”。
上海税务部门表示,下一步,将以第34个税收宣传月为起点,深化构建良好的税收遵从环境,让各类经营主体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
透过中央财政收入预期,可以观察官方对经济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