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民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透视东北人口”之三:东北人口外流陷入恶性循环

第一财经 2016-09-29 15:27:00

责编:李秀中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东北三省人口净流入为36万,十年后的“六普”则显示,东北人口净流出200万人。

东北的人口外流正在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经济不景气,对人口的吸引力不足,于是更多人口外流;人口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净流出反过来又继续拖累经济的发展。

净流出的人口流动现状,再加上长期超低生育率导致的青壮年人口比例下降,成为东北振兴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之一。

从净流入到净流出

东北曾经是重要的人口流入地,“闯关东”至今仍是许多人心中深刻的记忆。但人口净流入如今已成为历史。根据辽宁省社科院公布的《辽宁蓝皮书:2016年辽宁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东北三省人口净流入为36万,十年后的“六普”则显示,东北人口净流出200万人。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学者王广州所做的测算也显示了东北地区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在减弱。

王广州采用了外来人口渗透率这个指标,当渗透率为1时,意味着在全国人口流动的格局中该地区处于与本地人口规模相当的人口净流入水平。渗透率越高,意味着该地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越大。根据测算,2000年黑龙江省的省外流动人口渗透率为0.32,吉林为0.35,辽宁为0.7。而到2010年时,这组数据分别下降为0.21、0.26和0.63。

当一个地区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下降,同时意味着,它对本地人口的吸引力也在下降,这就直接表现为人口的外流。黑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罗丹丹根据多年跟踪调查结果介绍,东三省人口流出近年来呈现加速态势,已成为净人口流出地。

罗丹丹认为,和平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因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流向就业机会更好、收入水平更高的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城镇就业人员2015年平均工资》,2015年东北地区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319元,低于全国62029元的平均水平。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2176元,低于全国39589元的平均水平,位列东部、西部、中部等地区之后。

这样明显的收入水平落差使得很多青年人和技术人才选择了“孔雀东南飞”。据黑龙江省一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干部介绍,大学生的外流情况令他发愁。每年一到五六月份的毕业季,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大学附近宾馆就住满了从浙江等沿海省份前来招聘的人员。

具体到各市,人口净流出的趋势也非常明显。齐齐哈尔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净迁出37779人,2013年这一数字为25381人,流出速度呈加快趋势。

东北人口外流首要方向是北京

东北人口外流情况引起各界关注。去年11月,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称,卫计委目前正在部署东北三省的人口迁移流动调研。“东北这些年,据我们了解是人口往外迁,往外流。什么人往外流,这种流动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究竟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我们今年调查研究的内容。”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这一报告目前已经完成,预计将作为流动人口报告的一部分,于十月份公布。

尽管这一报告尚未出炉,黑龙江社科院、中国社科院等机构的调研基本勾勒了东北人口外流的路线图。王广州介绍,人口流动受三大因素影响,包括收入水平、社会融入和距离等。基于这三个因素,东北人口外流的首要方向是北京。北京市的人口集聚力在持续增长。2015年北京市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为85038元,远远高出东北三省。

根据罗丹丹的研究,东北人口的外流方向主要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

据第一财经记者调查,除了外出就业之外,东北人口外流出现一个新的趋势:南下养老。东北地区相对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选择了南下养老。根据三亚异地养老老年人协会2014年的统计,在三亚养老的哈尔滨老人近20万人。在广西防城港市,记者也看到不少东北老人在当地买房或者租房居住,有的甚至是举家迁移。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学者郑真真分析,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东北的生育率就在全国最低了。东北人口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年轻人口外流,一方面是生育率超低,这已经给经济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位长期关注东北的人口学者认为,东北面临的人口困境,与其说是人口外流,不如说是出生率过低导致的青年人口比例过低。如果是本地年轻人外出打工,他们会寄钱回家,以各种方式贡献家乡内需和经济。但本身青壮年人口的减少导致东北不会出现四川那样的外出打工人口寄钱回家以及经济格局变化后的人口回流现象。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