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记者18日刚刚从国家林业局获悉,针对近期局部地区仍十分猖獗的乱捕滥猎和非法经营候鸟等野生动物现象,国家林业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40天的“清网行动”,打击乱捕滥猎和非法经营候鸟等违法活动。
在18日下午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表示,本次“清网行动”的重点,是切实强化对候鸟等野生动物集群分布区、繁殖地、越冬地、迁飞停歇地及迁飞通道等重点区域和线路的野外巡护看守,严防使用网捕、毒药等违法工具乱捕滥猎候鸟等野生动物的活动,并加强林业、公安、网信、工商、交通、铁路等部门间协作。
候鸟等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候鸟迁飞路线跨越多个国家,对维护全球生态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近一段时期河北、天津发生的恶性案件显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执法懈怠、思想麻痹、行动不力等问题仍然存在,致使乱捕滥猎、非法经营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危及候鸟等野生动物种群安全,损害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迫切需要集中力量加以整治。”陈凤学说。
据悉,本次“清网行动”还将加强对餐馆饭店、花鸟市场、交通运输等环节的执法检查,密切追踪网上野生动物及制品交易信息,有效阻断非法运输、经营候鸟等野生动物的链条,取缔非法交易黑市。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为确保本次“清网行动”取得预期成效,国家林业局重点部署了9项措施。包括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制定本区域实施“清网行动”的方案,并加强纪检部门的监督作用,严查行动过程中失职、渎职行为等。
18日,国家林业局再次公布了该局候鸟及野生动物违法案件信息举报电话(010—62888606),并要求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3日内公布本区域举报电话,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更好地掌握违法犯罪活动动态,有针对性强化执法。
国家林业局要求在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重点区域,相关政府部门应签订保护责任状,设定目标,明细责任,并对落实不到位、行动不力的,将进行约谈或曝光。
国家林业局明确,严禁林业公职人员吃食野生动物,对发现的违纪行为一律予以纪律处分,决不姑息。同时加强放生行为的规范管理,严打不当放生利益链。近期内联合公安、交通、网信、工商、铁路等部门下发专门通知,加强执法协调,多环节强化执法监管,共同阻断乱捕滥猎及非法交易候鸟等野生动物的链条。
据本报记者了解,国家林业局已要求派驻各地的资源监督机构,对各地开展“清网行动”情况进行督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国家林业局将组织6个督导组赴重要的候鸟集群分布区、迁飞路线和非法经营现象较为严重的地方开展监督检查,对乱捕滥猎、非法经营等现象仍十分严重或舆论反映强烈、行动不力的,实行行政追责,有效根治执法懈怠等问题。
对事故中存在失职失责问题的自贡市委、市政府,自贡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自贡高新区丹桂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及自贡市、自贡高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消防救援、商务等部门32名公职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
调查评估认定,此次灾害是由山洪和流域性洪水引发,大型树木等大量漂流物壅塞桥墩,其所受的流水压力和漂流物推力超过极限承载能力,致使桥墩桩基折断倾倒、桥梁垮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管理规则》从展业边界、业务推广及服务过程、风险合规以及从业人员薪酬管理等方面划定债券投顾业务“红线”。
将结合编制“十五五”规划,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专题研究。
处方行为必须符合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办法,应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有效、充分的沟通问诊,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