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消费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一财经哈佛医学论坛:谁领中国大健康产业未来

第一财经 2016-10-20 20:06:00

作者:王海    责编:彭海斌

未来10年,医疗行业会是一种破坏性的重建过程。而在这一解构-重构的过程中,除政策外,还需要多方助力:自由执业、医生集团、互联网、商业保险等。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大健康产业将面临广阔的前景。

10月19日,“第一财经哈佛医学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哈佛医学院的资深教授们,以及医疗行业负责人共同探讨、分享了国内外大健康医疗产业的机遇和挑战,为医疗产业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建设性的借鉴。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CEO周健工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CEO周健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大健康是一个涵盖医药、器械、医院等多方面的概念,作为一家专业的财经类媒体,将继续在该领域做细做深,为业内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务。”

上海美华妇儿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妇产科服务的医院,成立一年多来,从营业额、婴儿分娩量数量、盈利额等指标来看,都呈现25%左右的增长。

妇产科大夫出身的上海美华医疗集团董事长郭雨桥告诉本报记者:“未来10年,医疗行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变革时代,总会出现3种人:引领潮流的人,顺应潮流的人和逆潮流而动的人。而美华要做的是前者。”这注定是一种破坏性的重建的过程。而在这一解构-重构的过程中,除政策外,还需要重要因素因素:自由执业、医生集团、互联网、商业保险等。

私立医院要做引领者,那么公立医院呢?

第一财经日报执行总编辑杨宇东(左一)与美华医疗集团董事长郭雨桥对话

目前,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正在进行一项大数据项目,对100万+孕妇进行孕产期超声,建立病历大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构建孕产期胎儿生长发育曲线模型等。对于精准医疗及大数据对未来医疗健康模式有很大影响。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告诉记者:“以前病例标准是采样,过去定义标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从小样本数据推断出整体样本,这样做不合适。而大数据的加入,可以使得数据更接近于真实。”

中国以5%的GDP来对13亿人口的医疗需求进行保障,如今,全国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已大大降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20世纪,受众需求不断变化,医疗体制或医疗模式也在不断变化,现在政策最需要保障的就是全国高水平合格医疗人才的培养。”复旦大学副校长兼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表示。

私立医院是进入20世纪才大肆出现的事物,医生集团的模式更是近几年才出现。

圆桌会议

随着政策和大环境的宽松,行业的流动性增加。段涛表示,“我们医院就是搭好平台,让英雄有用武之地。平台模式向所有人开放,既对像张强医生集团这样的医生开放,也对像平安健康险这样的机构开放。未来一定是资源整合的时代,而不是自己顾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对此,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表示认同,一个正常的医疗生态包括三个因素:医疗机构,医生,保险。三者既相互支援,也相互制约郭医生要做的是把平台做好,而我们要做的是把服务做好。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像是“恋爱关系”,各自表现得都特别好,受惠的是患者。一方独大就会有问题,一定要保持住一个平衡。中国公立医院存在的问题是医院独大,另外两方的动力就不足。

平安健康险总经理毛伟标笑称,医疗机构是服务方,保险是付费方,我们双方的合作关键在于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平衡点,为病患提供优质服务。

对于医药行业投资人而言,把握未来方向尤为关键。金浦医疗创始人吉冬梅认为:“医生创业首先要找到那片“蓝海”。创业者需要具备坚持不懈的学习、善于拥抱变化、吸引优秀人次等特质。”

伴随着“十三五”规划和 “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的启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已然进入全新阶段。健康中国的内涵,不仅是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更是涵盖健康环境、健康经济、健康社会在内的大健康。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