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传闻“根据央行关于MPA的调控要求,为进一步规范表外理财业务,从今年三季度起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测算。对此,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多方人士确认此消息。
一位接近央行某支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该通知以内部邮件的形式发出。今年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只是在做监测和评估,跟相关金融机构的考核并没有挂钩,“各地看着办”,“这次把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是想试试看,如果纳入进去是什么样的情况,不纳进去是什么情况,两种情况都测试,给相关金融机构一个评级,但是后面是不是采取措施,纳入监管,要看形势发展。”上述人士表示。
央行在2015年12月为了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使之更有弹性、更加全面、更有效地发挥逆周期调节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作用,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MPA关注广义信贷,将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等纳入其中,以引导金融机构减少各类腾挪资产、规避信贷调控的做法。
上述接近央行支行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广义信贷代表着金融机构投放到经济当中的真实的信贷,如果原来理财规模小,对整个货币信贷的投放影响不大,而目前表外理财规模已经很大,广义信贷不够“广义”了。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是建立在资本充足率上,如果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过多,超出自身的资本承受能力,必然要收缩一下信贷扩张,而此前表外理财并不在广义信贷里面,就不受资本充足率的约束。表外理财有点像影子银行业务,像这么大头的影子银行业务是要纳入到宏观审慎调控的框架里面去的。
根据市场传出的央行《关于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测算的通知》,要求“从三季度起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测算”,具体来说,“季末含表外理财广义信贷余额=季末广义信贷余额+表外理财总资产-表外理财现金余额-表外理财存款余额”。
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在今年7月的一篇署名文章中指出,广义信贷是MPA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与贷款相对而言的,意指更大范围的信贷,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统计指标。目前,存款类金融机构广义信贷的界定范围包括贷款、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以及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等资金运用类别,基本上比较全面地囊括了银行体系的信用投放渠道。
银行理财规模在过去两年里快速扩张,今年的规模相对保持稳定,数据显示,2015年银行理财规模迅猛发展,增速达50%以上,远超M2增速。
去年年底,央行宣布自2016年开始正式实施MPA,今年年初提出将除贷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表内的贷款以及类似于贷款的资产业务也要纳入广义信贷里去,再把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测算,“这是MPA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不断完善和健全的过程,目前表外理财的数据,人民银行的金融统计系统内部已经能够直接取到,技术上也能够实现。不过,2016年主要是做监测和评估,没有配合相应的管理手段。”上述接近央行支行人士称。
一位城商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资本充足率对于银行来说是非常核心的指标,不管是以前的老的监管模式,还是采取《巴塞尔协议Ⅲ》引入我国监管体系以后,都是非常重要非常核心的指标。资本充足率是银行的核心资本和广义上信贷规模的比率,如果将原来表外的理财还原到广义信贷中,相当于分母做大,在核心资本静态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就会下降。在他看来,政策的意图是央行或其他监管机构想要了解真实的金融机构资金投放的规模,如果这里面有一部分信用风险并不是由投资者来承担而是银行来承担的,则要视同是广义的信贷规模,以此进一步准确掌握信贷规模到底有多少。
中信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表示,这项政策可以看作是去杠杆背景下监管的持续发力。今年以来,市场对于监管层将要加大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和表外业务约束的传闻不绝于耳,然而总体上如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并没有明确的相关表态,但此次央行MPA考核方法的修订则是非常清晰和明确表明对表外风险的关注和监控,由于银行表外业务主要为规避资本金和杠杆约束,因此央行此次动作也与此前去杠杆的意图相一致。
中金固收认为,这是一次“测算”,尚未正式施行,且2016年MPA的施行对全体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约束有限。总体来看,如果把银行理财资金余额扣除掉现金与存款部分,纳入MPA广义信贷的考核,事件本身的实质影响相对有限,短期只是市场在前期涨太多且背离基本面、资金面的背景下“借机”调整。中期看市场还是会回到市场的主线调与主逻辑,高频数据平稳、货币政策难松,但配置压力仍非常大,且居民加杠杆放缓倒逼表内变成新边际变量。不过,事件也体现监管部门防范风险、压制金融过快加杠杆的意图,往后银行理财监管也将趋严,且理财的增速会放缓。之后仍需关注理财监管方案的落地以及银监会的态度(特别需要关注房地产融资渠道收紧可能),这或是绝对理财发展最关键的部分,也将进一步影响到资金在银行表内与表外的分布,从而对资金分配、债券需求有所影响。
“存款搬家”带来增量资金。
“低风险”“稳健收益”的固收类理财,也出现了亏损情形。
随着利率中枢不断突破历史新低,固收+及混合类产品的市场规模和表现受到关注,尽管面临市场收缩和投资者配置意愿不强的挑战,但稳定的权益市场和多元资产配置策略可能成为未来固收+市场修复的关键。
近年来,银行理财行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与发展。2024年,既是设立银行理财公司五周年,也是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五周年,银行理财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将进一步提高跨国公司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