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深圳坪洲新村776套保障房空置8年后,当地又一保障房被曝出现空置。
日前,国务院第十督查组在深圳督查期间,发现深圳悦龙华府小区1004套保障性住房中有527套空置,空置率超过50%。在寸土寸金和房价、租金双双高企的深圳,这格外引人注意。
上述保障房性质为公共租赁住房,位于深圳龙岗区宝龙工业区内,靠近深圳的最东边坪山,远离中心城区。第一财经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该小区位于满是厂房和宿舍楼的工业园区,小区内草坪已经铺上,儿童游乐设施齐全。但附近企业员工不缺住宿地方,对租赁该保障房兴致缺乏。此外,小区附近生活配套匮乏。
龙岗区住建局表示,接下来保障房的申请对象将从重点企业的人才扩大到整个龙岗区的户籍轮候家庭,最大限度降低空置率。
4次公告但申请人数仍不足
宝龙工业区规划得错落有致,几条主干道宽阔整洁,路边绿树成荫,与当地其他的一些产业园的杂乱迥然不同。中午时分,工业区的主干道之一宝龙大道颇为静谧,行人寥寥无几,偶见两三个年轻人骑着自行车,一手还拎着买来的盒饭。
悦龙华府保障性住房项目,位于宝龙大道附近,外墙棕黄相间,远远看去分外显眼。该项目于2011年开工建设,2014年竣工1004套,其中一房户型752套,每套面积约50平方米,二房户型252套,每套约85平方米。2015年度每月基准租金为13.3元/平方米。
上午十点左右,悦龙华府小区空荡荡的,鲜有人走动
记者到访时,刚入住该小区不到一个月的张玲(化名)正带着娃在儿童游乐场荡秋千。她介绍:“我们住的是50平方米左右的一室一厅,每个月的租金约是13元/平方米,算下来一个月的租金约650元,价格还可以。”她的丈夫是一名工程师,在附近一家大型的家用电器公司任职,几个月前以公司名义申请到了这套公租房。她对空荡荡的小区有点失望,“最早入住的都1年多了,小区里的人还是不多。”
龙岗区住建局在回复第一财经记者的采访函时表示,2014年以来,已通过龙岗区政府在线、区住房建设局门户网站上公开发布了4次配租受理申请通告。目前,仅有一半的房子已经配租出去,其中还有一部分正在办理手续,尚未入住。
周边企业配套宿舍足
国务院第十督查组发现,与悦龙华府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墙之隔的工厂宿舍家家户户挂满晾晒的衣物,生活气息浓厚。
那么,在这样一个住宿需求旺盛的地方,悦龙华府为何会有一半的房子空置?
龙岗区住建局一位负责保障房事宜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2008年开始国家大规模建设保障房,深圳也大力推动。龙岗区当时在原特区外,土地资源比原特区内要多,承担的建设任务比较重。因为偏僻的地方空地多,开发起来快一些,所以就拿了这块地。”
他说,该保障房最初不是面对普通的低收入家庭,而是龙岗区重点企业的员工,员工必须通过企业来申请。申请者必须满足一定的学历要求或者获得相关职称,即大专及以上或技能型人才才能申请。
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项目选址偏僻带来的一个结果是房源优势不足,周边的企业对该保障房并不太“感冒”。
此前,他们去附近大企业调研时,被告知暂时不需要保障房配租。“他们有自己的宿舍楼,条件很不错,并作为福利分给员工居住,有些甚至是免费的。有单身宿舍,也有夫妻房,能满足不同的需求。”上述住建局的人士说。
记者进入该工业区后,发现宿舍楼遍地可见。就拿与悦龙华府只有一墙之隔的工厂宿舍来说,他们共有3栋宿舍楼,其中一栋甚至有十几层高。在靠近马路的一栋六七层的宿舍楼,每个房间的阳台上都挂满了晾晒的衣服。园区内也有不少企业的宿舍楼和厂房并不相邻,反而相隔甚远,对此,当地工厂保安对记者说,经常看到有企业的大巴接送员工上下班,出行方便。而悦龙华府小区距离最近的企业都有两公里左右的路,相对而言,住户上下班颇为不便。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表示,这个现象其实一直存在。但过去保障房数量少,问题就没那么突出。现在保障房的数量增加了,房子一旦没有及时分配出去,就很容易被外界关注到。
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十二五’期间,深圳保障房严重短缺,但是盖房的土地很难拿得到。保障房部门好不容易在工业区拿到地后,就想先盖了楼再说,有房总比没房强。但是仓促之下,疏漏就在所难免。”
未来户籍轮候家庭可申请
国务院第十督查组在发现悦龙华府小区出现部分空置现象时,当即与深圳市房管部门人员现场讨论对策:“信息不对称是个大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将房源推荐给有需要的企业” “新建保障房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龙岗区住建局在给第一财经记者的回复函中称,将尽快组织开展龙岗区户籍在册轮候家庭的基本保障房分配工作,并结合人才住房政策的实施,将面向全区企事业单位开展配租工作,以最大限度降低该项目空置率。
龙岗区住建局上述人士解释,这意味着该保障房的申请对象将从重点企业的人才扩大到整个龙岗区的户籍轮候家庭。
不过,该保障房远离龙岗市区,有多少轮候家庭会申请还很难说。对于那些此前够不上学历或职称要求的申请者来说,可能会比较在意生活成本,租金便宜一些的城中村也许是他们的首选。张玲目前居住的5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每月租金在650元左右,与城中村同等大小的房子相比,要高一两百元。
此外,若上班场所离悦龙华府小区较远的话,交通也是个问题。记者发现,该小区距离最近的地铁口龙岗线大运站有十五六个公交车站。
生活配套没有跟上也是一大问题。悦龙华府小区另一位也租住在50平方米公租房的全职妈妈告诉记者,令她头疼的是,方圆一两里内几乎没有超市和便利店。“其实已经有超市进驻了,但是都未开业,可能是人太少了。买菜的话只能等娃他爸下班后开车去买。”
上述住建局的人士说:“如果小区还是住不满的话,就作为储备房源,增强这个片区的吸引力,毕竟未来新引进的企业几乎很难再有大块土地建宿舍楼了。”
专门机构精准对接保障房
不过,更多的尴尬可能还在后头。根据深圳市的住房规划,“十三五”期间,深圳市计划新建和筹集保障性住房40万套,几乎相当于深圳特区成立30多年以来建设的政策性住房总和。此外,在计划新建和筹集的40万套保障房中,人才住房将不少于30万套。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保障房和人才住房的数量将远超以前,甚至超过新建商品房的数量。据记者了解,最近几年,深圳每年推出的商品房也不过三五万套。
那么,如何避免陷入类似悦龙华府小区的境地?对此深圳市政府大手笔投资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人才住房保障的机构。今年10月9日,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旨在打造一个千亿级的人才安居房投融资、建设和收购平台。由深圳市政府出资的300亿元已经到位,后续将再追加投入700亿元。此前,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也表示,深圳成立这个1000亿元资本金的人才安居集团后,争取以市场承租价的一半为人才提供租房。
宋丁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成立这个人才集团后,相关方会仔细研究这个保障性住房市场。什么类型的申请者需要保障房、申请者到底喜欢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如何在现有的土地资源和申请者的需求之间取得平衡,又会给政府带来哪些收益等等,都会进行更细致的测算。”
随着地方有关住房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标准渐次落地,更多以“好房子”为卖点的新房项目陆续入市。
保租房密集入市,短期将直接缓解租房压力,长期利于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在维护市场健康平稳运行的同时解决好民生问题,各地政府都应当积极有为。
深圳将升级发布顶才汇、企才汇、创才汇、青才汇“政策包”,更大力度实施“引才伯乐奖”,推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引才奖励。
明年将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在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