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发布了2016年三季度财报,先来看看数字:第三季度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下跌76.9%。与此同时,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114亿元。
做个比较:万科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22.6亿元,实现净利润29.1亿。意味着,中石油营收是万科的10倍,净利润却只有一半不到。
前三季度的整体数据也不太好看,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504亿元,实现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下跌94.3%,净增产收益率仅为0.1%。
管理层认为,目前的国内外经营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但经营业绩符合预期。
最大的预期当然是油价持续的低位运行。前三季度,中石油原油平均实现价格为35.79美元/桶,比上年同期降低30.0%。中海油公布的数据是,第三季度实现油价为42.26美元/桶,同比下降13.5%。
不过,从数字上看,情况也正在好转。前三季度北海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现货平均价格约为42美元/桶和41美元/桶,比上半年略有回升。
中海油首席财务官钟华在近日的财报会议上称,油价的低谷可以说已经过去,个人预计油价能升至50美元以上,但上升幅度可能不会很大。
这也是三桶油的高层罕见对油价走势表态。
中海油本季度业绩也继续受到油价的拖累,实现油气销售收入307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15.2%。
三桶油的业务侧重各有不同。但从上游勘探来看,三家都在进一步缩减产量。本季度,中海油实现油气净产量约1亿桶油当量,同比下降7.7%。中石油2016 年前三季度实现油气当量产量11亿桶,同比下降0.3%,期间勘探业务经营亏损了39亿元。中石化前三季度共实现油气当量产量3亿桶,同比下降8.13%,该板块税巨亏309亿元。
不过,得益于炼化板块的业绩,中石化交出了比其他两家以勘探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好看的三季报。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01亿元,同比增长11%。
三家石油公司第四季度的业绩还要看未来一段时间的油价,现在,油价仍然是过山车式的走势,稳步向上的势头并没有形成。因市场对OPEC达成减产协议的预期再生忧虑,周五国际油价再次走低。
产油国减产以提振油价的话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来自路透的报道称,沙特及其他OPEC海湾国家在近日的闭门会议中向俄罗斯提出,海湾国家情愿从峰值减产4%。但这一计划仍然有不确定性。来自各方的消息显示,OPEC内部并没有达成一致,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市场寄希望于11月30日的维也纳会议。
让人头疼的油价以及三家公司业绩的下降也影响到了油服公司。石化油服的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净利亏损88.58亿元。
现在看来,这些依赖传统能源而生的公司似乎只有等待。卓创资讯分析师胡慧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原油从底部回升,但要想有大的突破也比较困难,从产业结构上来看,中石油和中海油上游业务比重所占较大,这将会对其整体业绩有所拖累。但预计四季度利润会有所改善。
她认为,低油价下,上游原油的产量减少是必然的,同时,这跟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也有一定的关系。不过,因成本低,炼油板块的利润相对比较可观,根据目前中国成品油消费结构的变化,可以加大汽油和煤油的产量,适当降低柴油的产量。汽车保有量增加及人们远途旅游需求的增多,国内汽油和煤油需求较为旺盛,而柴油需求处于下滑局面,因此,汽油和煤油多供应国内为主,可适量加大柴油的出口,来缓解国内资源供应过剩局面。
此外,成本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PMI(中国)董事总经理陈永涛对记者表示,有效的项目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存活。通过历年的调研发现,项目管理不力会导致资金的持续流失,PMI的最新调研显示,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项目管理不当的组织每投入10亿美元,就平均损失1.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2%。
当然,石油公司不会坐以待毙。中石油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加强投资和成本费用控制,单位操作成本同比降低了9.9%。
鉴于前三季度投资步伐有所放缓,中海油也表示将在四季度追加两个方面的项目投资,一是在保证有效益的前提下开发新井,二是启动原来以为没有效益的开发项目。
公司高层称,若国际油价续跌,对于公司来说或是较好的并购机会。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国际形势,以及技术专长和管理能力,寻求调整和优化油气资产组合的机会。
“对等关税”下,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受损在50万桶/日左右,2025年国际油价主流运行区间将下移至60-70美元/桶。
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今年美国原油均价将降至63.88美元/桶,明年均价将进一步下滑至约57.48美元/桶。
本轮调价后,全国大多数地区车柴价格将降至6.8元-7元/升,92号汽油零售价降至7.2元-7.3元/升。
行业人士称,原油本身具备一定的需求刚性,在消化完对需求的悲观预期后,供给侧将继续主导油价波动。若油价继续下行,OPEC+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增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