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林毅夫和张维迎对产业政策问题的观点交锋已逐渐演变成一场全民大辩论。第一财经获悉,11月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将举办“关于产业政策问题的讨论”,论战双方林毅夫与张维迎均将出席,展开面对面的辩论。
讨论会预告截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林毅夫和张维迎教授爆发的这场争论,聚焦于政府的产业政策这个沉寂多年的重大问题。双方各执一词,观点完全对立。
8月25日,张维迎以《为什么产业政策注定会失败》引发热议开始,林毅夫与张维迎进行了数轮争辩,二人争论的焦点在于“发展经济是否需要产业政策推动”,实质是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关系之间的争论。
张维迎认为,“自由的市场”才能更好配置资源,产业政策不过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产业政策阻碍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带来寻租行为和腐败,产业政策注定会失败。企业家要靠市场的逻辑赚钱,健康的市场才能促进企业家走正道。哪个项目好只有市场能判断出来。只有政府减少对资源的控制,把市场的还给市场,企业家精神才能用到正道上,才能给整个社会真正带来好处。
林毅夫则认为经济发展需要产业政策才能成功,“有为的政府”必不可缺。新产业所需的资本规模和风险通常会比原有的产业大,政府需要给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家一定激励,企业家才会有积极性去冒这个风险。同时,政府能够动员和配置有限的资源。他认为,中国道路的成功秘诀,就在于打破新自由主义所谓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的神话。
争论自8月底来持续发酵,甚至发改委在9月14日的记者会上也对此做出了回应。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称:“从目前的国际情况看,不同发展阶段的各个国家都在运用产业政策,比如日本实行了‘产业重生战略’,德国也发布了‘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 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政策确实对我国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产业政策对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调节供求关系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更是我国产业发展取得辉煌成绩的重要保障。” 赵辰昕在肯定产业政策的必要性的同时,也承认目前的产业政策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评估。
经过第一轮辩论后,林毅夫10月15日在《求是》刊发《照搬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是行不通的》,再次论证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又掀波澜。
在此之前,张维迎在9月21日由北大国发院博士项目(DPS)与东方战略与领导力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主题为“企业家精神与中国新商道”的论坛中,发表演讲强调市场的作用。
有评论指出,林毅夫与张维迎之争,是一场在学术界纷扰良久的争议,双方都在为自己坚持的立场而正名。回到本质,这是一场关乎市场与政府的命题。
依沃西能否真正撼动“全球药王”的地位,还有待康方生物合作伙伴Summit开展的HARMONi-7研究结果。
"即买即退"政策通过吸引境外游客在华消费,提升人民币国际结算地位,并促进国内商品外销增长和国内消费市场发展,成为应对“关税风波”的重要策略。
“判断目前产业链库存能够支撑国内上半年度的正常出货。”
机构称,伴随着健康意识与运动习惯一步步深入大众生活中,国内运动鞋服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国产运动品牌销量有望实现亮眼增长。
商业健康险药品目录与基本医保目录定位不同,需明确定位和划清边界,实现政策协同,发挥商业健康险的保障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