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此前利润贡献度低的零售业务,将迎来快速发展。
近日,兴业银行分管零售的副行长陈锦光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兴业银行目前正在打磨的几把“尖刀”,将成为零售业务转型的利器。
这几把“尖刀”中包括养老金融、社区银行、信用卡,以及正在论证的有关产业方面的业务。
社区银行成突破口
近几年,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冲击和对公贷款萎缩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纷纷加快向零售业务转型。各家银行选择的战略点和“打法”各异,布局社区银行成为兴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依托点。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年轻人越来越少到银行的线下网点,习惯于线上办理各种业务,到网点办理业务的大部分是忠诚度高的老年客群且他们一般就近选择银行。该行敏锐地意识到未来社区银行与养老金融密不可分,养老金融将成为社区支行最主要的营收来源之一。
2013年6月,兴业银行第一家也是全国首家持牌社区支行开业,截至目前,兴业社区支行开业已逾千家。老年人已成为该行社区银行最大的客户群,社区银行中老年客户的资产总量已占零售总资产的近1/4。
养老金融助推零售转型
谈及为何要做养老金融,陈锦光表示,这是内外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
从内部来看,此前零售业务板块对全行的利润贡献度较低,需要尽快补上这一短板;从外部来看,面对国内老龄化社会进程,我国在养老保障体制建设、养老产业布局、养老经济投入上均显得准备不足,在养老金融领域也没有比较成熟、成体系、可推广、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而现实情况是庞大的老年人口需要个性化的金融和增值服务的关怀,这为养老金融发展提供了蓝海。
兴业银行敏锐捕捉到这一重要商机,于2012年创设国内首个面向老年客群的养老金融服务方案——“安愉人生”养老金融服务,发力养老金融。陈锦光透露,下一步,该行养老金融业务将主要专注于三大板块: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零售金融。
在组织架构上,兴业银行已在总行层面设立养老金融中心,负责统筹研究并推动兴业银行集团养老金融业务发展规划、产品及服务体系建设、营销推动、渠道拓展等工作。
零售业务好戏连台
随着社区银行和养老金融近几年的悄然推进,兴业银行零售业务已显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今年前三季度,兴业银行零售业务累计实现净利润68.08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行净利润15.5%。预计到今年年底,零售业务净利润占全行利润贡献度可提高到近20%;零售业务对兴业银行发展的压舱石作用将更加突显。
陈锦光称,除了养老金融,信用卡的快速发展也是该行零售业务发展的新亮点。兴业银行将信用卡并入零售银行总部统一管理,将以往的借记卡和信用卡“分开营销”变为“共同营销”,并进一步扩大了分行的经营权,提高了分行的展业积极性,推动信用卡业务加速发展。对于明年零售信贷业务的增长点,陈锦光表示主要有两点:一是个人消费信贷,依托1800多个实体网点,对周边的商户加大推广小额贷款;二是正在谋划的产业方面的布局。
与其纠结投放高风险资产获取利差收益,不如下决心降低负债的付息率,来更好的投放低风险、稳收益资产。
鼓励银行机构积极探索引入政府融资担保机制,有序扩大信贷供给,通过提供专属产品、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支持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设备研发制造,以及利用闲置存量场所改建养老服务设施等领域发展。
降本、增效。
从长远看,我们要逐步调整宏观经济战略,打造新的产业体系,创新经济运行机制,使经济运行符合老年人增多而年轻人减少的结构性逻辑。
聚焦服务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充分发挥上交所大盘蓝筹集聚、硬科技领先、多产品支撑和精准化服务的功能优势,推动更多要素资源向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