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畜牧业大省,今晚我来吹吹牛!”4日晚,在省部长推介品牌农产品专场上,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侃侃而谈,当地从欧洲引入品种,经现代科学家培育了30多年,最近几年才培育出来的新品种“蜀鲜花牛”。
“吹牛”只是专场的一个侧影。
专场上,还有嘹亮高歌一曲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常委徐志新夸起兵团的红枣,“绿化了戈壁荒滩,改善了生态环境,奉献了它的一生”。湖北副省长任振鹤更是用地方语言介绍起了从异国他乡来到中国的小龙虾,他说,“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看过都说好,就是忘不了,好吃,真的好吃,不信你尝尝!”说完就一筷子夹往自己口中。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推介会。主角是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云南省委书记、省长陈豪,以及来自全国18个省份的副部级领导。他们一起讲述中国农业品牌故事,联合为我国品牌农产品代言。
为了更多吸引现场采购商们的关注,有部级领导还别出心裁,化身“金牌推销员”,比如手拿一捆水稻推介“龙江大米”的黑龙江副省长吕维峰,河北、宁夏、内蒙古、甘肃四省领导还专门手提竹篮走上台前PK当地马铃薯等。
黑龙江副省长吕维峰手拿一捆水稻推介“龙江大米”
值得关注的是,马铃薯于2015年已经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粮。数据显示,中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550多万公顷,产量达到9500多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1/4左右,已经成为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
在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土豆领域专家屈冬玉称,马铃薯现在是全国消费最大的一道菜,中国式的菜——炒土豆丝,去年全国卖了221亿盘。为推动马铃薯的品牌建设,农业部一再推行特色品牌,第一是区域品牌,第二是企业品牌,第三是特色品牌。首先要确定区域品牌,然后再做企业品牌和特色品牌。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发言称,要做大企业品牌和特色品牌
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农业品牌建设,切实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本届农交会把品牌推介、产销衔接、帮农民推介农产品作为重中之重。此次专场活动以推介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推介产品涉及大米、马铃薯、茶叶、水果等我国传统优势农产品,涵盖了种植、畜牧、水产、“互联网+”、精准扶贫等重点领域和当前工作重点。来自波兰、斯洛文尼亚的国家农业部长也带来了本地品牌农产品进行现场推介和互动。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和云南省委书记、省长陈豪登台推介优质农产品
韩长赋在活动现场强调,品牌就是信誉,就是信用,就是信任。发展现代农业,一定要创造一批又一批的优质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创造更多的品牌,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让农民卖得更开心。
陈豪称,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目前已经成为云南的一个品牌,省委省政府正大力发展,将其作为主要产业来培育发展,同时这一产业也已经成为云南农村地区最现实、最直接的脱贫致富的产业。在脱贫致富中,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发展路子。
湖北近年来涌现出潜江龙虾、随州香菇、洪湖藕带、武当山茶等多个区域公用品牌。这些优质农产品如何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王岩说,在供应链深度交织的当前,试图通过所谓的“零逆差”重构贸易格局,不仅违背经济规律,更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在大豆、乳清等农产品上中国一直是美国的头号客户,中美关税争端的爆发让美国农产业很受伤
根据通报,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和处理37.5万人次。
机构数据显示,今年1~2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达到1998.6亿元,同比增长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