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华前公开对中国投资环境喊话的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空手而归,立场软化地表示:“没有对中国设限。”
不仅如此,德国的经济中心、吸纳外国投资最多的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威州)经济部长杜因(Garrelt Duin)更公开表示,希望德国联邦政府不要再干涉中资对德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爱思强(Aixtron)的并购案。
“我不同意对爱思强并购案的那些忧虑。多年以来大家早就都知道,爱思强的设备可以用于民事或军事用途,而多年以来爱思强一直都在向中国和美国进行销售。”
而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主席林哈德(Hubert Lienhard )则在近日再次接受采访并指出,德企的命运,正牢牢掌握在德国企业家自己手里:德国有多达80%的企业都属于私企,只有企业主同意的情况下才会出售。
德国政府干预“没必要”
爱思强成立于1983年,由亚琛工业大学半导体技术研究所的成员创建,是一家专门为半导体芯片制造业生产设备的制造商,就位于德国北威州亚琛(Aachen)市黑尔措根拉特镇(Herzogenrath)。
杜因谈到,在他看来爱思强的所有者是否有变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而他在意的是在交易中,要保证爱思强继续在亚琛经营。
杜因表示:“虽然我认为要推动中国开放市场,但是我们不应在德国构建起任何新障碍。”
实际上,杜因刚刚从中国访问归来,并会见了许多潜在的中国投资者,“已经有900个中资企业在北威州落户,今年还增加了75个。”
而针对爱思强收购案、库卡收购案中,德国媒体曝光的对于中资企业有可能只是为了技术转移而收购德国企业的忧虑,杜因提出,德国仍然需要中国投资且欢迎中资投资,“中国投资者是德国的长期投资者,经常被工会选为可靠的伙伴。”
林哈德则提出,他对德国是否会被中国人“暴买”并不忧虑。
一方面德国私企都牢牢控制在私人企业主手中,目前数据完全支持这一点判断。而另一方面,不应当制定这样“一个人来决定什么是关键产业”的经济政策。
林哈德指出,真正的问题是,今日的关键到了明日,还是不是关键产业呢?
为此他提出,除非关乎国家安全,需要德国政府作出判断,否则目前德国在此方面的法律相当完备。
加布里尔软化
抵达中国之后,加布里尔在包括德国驻华大使馆内的招待会以及会后在香港出席第15届德国亚太经济会议时,立场不断软化,称理解中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开放其国内市场,而之前叫停中资企业收购爱思强一案并非是针对中国。
加布里尔并在香港指出,2015年共有350起中资企业投资德国案例,其中只有2起被调查,因而这并不意味着什么。
此前,德国经济部在一周内叫停两起中资并购:不仅中企收购德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爱思强案遭遇审查危机,另外一家中企中国三安光电对德国照明巨头欧司朗子公司朗德万斯(Ledvance)的收购也被叫停。加布里尔希望趁访华之际,向中方表达市场对等开放的要求,然而在抵达中国之后,才意识到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加布里尔身负选战压力:在2017年大选到来之前,贸易保护主义论调可以吸引其社民党左派力量的支持,而社民党在最近一年的地区选举中几乎毫无建树;与此同时,德国媒体所曝光的因美国情报机构向德方提出安全警告,担心中国将爱思强公司的芯片用于核项目,从而导致德方态度转变的隐情,亦令德国国内部分民众不满,指责加布里尔令德国成为了美方的“跟班”。
网络主播管理机构联手财税中介偷逃税款超千万,并骗取地方招商引资奖补资金
面临财务、金融和法律合规等多重风险。
预计如何应对美加贸易战所带来的经济威胁是各主要政党竞选的重要内容。
有的地方在出台经济促进、招商引资等政策时,对《条例》要求把握不准,有的搞变通、“打擦边球”,也有的“一刀切”,一律禁止财政奖补行为。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准确的。
当天,德国现任总理、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朔尔茨承认选举失利,称“这是一个痛苦的选举结果,也是一场选举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