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进入不惑之年的张鑫,说话声不高不低,不急不缓,也许是常年混迹广东的缘故,身上竟然有着太极宗师的感觉。
这,在创业者的身上并不多见。
“2016第一财经菁英计划”想要寻找有“磐石的意志”的职场人,也许张鑫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张鑫说自己这么多年一直保持每天至少半小时的阅读量,一年大约要读60到80本书。这次他来上海参加采访,在飞机上已经看完一本,回去的路上计划再读一本。
互联网时代,可以诱惑我们的东西实在太多,就算不外出嘚瑟,触手可及的手机也能让你买买东西,打打游戏,刷刷朋友圈,“没时间读书”是大部分人不读书的理由。但张鑫不同,不管多忙都会挤出时间来读书。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足够证明他的自律——开始工作的前7年,张鑫始终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上下班的时间和路线都精准恒定。
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张鑫养成了高效的学习能力。“刚工作那会电脑还不普及,领导问我会不会做PPT,我想都没想就说‘会’,于是熬了整晚边学边做PPT,第二天一早就把报告交了。”
跟所有励志人物的设定一样,踏实肯干的张鑫在事业上一直都顺风顺水,供职过上市的传媒集团,也参与了许多互联网项目的管理与运营,但他的心里却一直有着想要去追寻自己的声音,“我必须在四十岁之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点什么。”
漫画/老狼 创意/丽小娜
这是张鑫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点什么”已然成了他创业的一种执念,似乎创业路上的种种艰难,在落实想法的执着面前,都变得不值一提。
2014年,已经37岁的张鑫从广州跑到深圳创业。在深圳举目无亲的他,没有团队,没有投资方,有的只是一个项目和心中的理想。“我当时放弃了前面一家上市公司的期权,也没和家人商量,就一个人跑到去深圳创业了。”
“租的办公室里只有我一个人,”每天早上,张鑫九点准时到公司,团队班子还没搭起来,业务也没人开展,“光杆司令”的他就坐在办公室看书,一直到下午六点锁门下班。“我在生活中是个很宅、有些内向的人,但在职场上喜欢不断尝试新的领域,创业阶段需要能够静得下来,我性格中宅的一面刚好可以帮我很好的度过这个阶段。”
张鑫
创业初期对许多人是一段煎熬的时光,可张鑫清楚自己的目标,没有了自我怀疑和彷徨,屁股就能坐得定。“这大概就是有理想的好处,心里会很踏实,即使物质上困难一点也不觉得苦,毕竟我创业不完全是冲着物质去的。”
2014年,张鑫和他的团队创立了科技金融项目“钱大人”。“钱大人”是以算法为基础的机器人投顾服务,综合了大数据分析的优势,为用户开启数字化投顾模式。产品于2014年9月登陆上线,下载量已超过80万,其中的活跃用户超过10%。
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竞争及目前被人人喊打的局面,张鑫的回应很特别,他说自己一直专注于做好手头的项目,不会去主动了解同行的情况,也很少参与行业内的活动。他觉得同行并不一定是冤家,市场足够大,完全可以容得下。而互联网金融企业与用户之间,需要一个彼此了解的过程。“对那些相信网上收益率百分之十几还没风险的用户,真需要好好接受基础知识的普及,目前的局面是一个市场逐渐成熟和规范的必经过程。”
谈到今年菁英计划的主题“磐石的意志”,张鑫说刚毕业那会在国企,办公桌上还没有电脑,经常一天也没人过来布置工作,那时全靠自律和坚持。“职场生涯就是一个不断平衡及调整的过程;而创业就像在一片漆黑的大海上航行,心中有目标和方向,最后靠的依然是坚持。”
从独自创业,到如今拥有一整支团队,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落地,张鑫对这一路经历的描述云淡风轻,“创业到现在不能说已经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其实一直都在路上,我很享受如今每天早上被梦想叫醒的状态。”听多了每天被房贷叫醒,被闹钟叫醒,第一次亲耳听到有人每天是被梦想叫醒,再看张鑫一脸认真的表情,他没有在开玩笑。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 2016第一财经菁英计划】
多位创新创业青年代表表示,时不我待,一定要努力奋斗,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科技强国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应有贡献。
新兴科技公司频频出圈,外界对杭州这座城市的观察与讨论达到空前热度。
杭州为什么能够吸引到这么多科技企业前来创业?杭州对这些企业的迅速成长又提供了哪些帮助?
今年大赛一个亮点,就是设置“以投代评”方式,发挥市场筛选优势。
加大创业融资支持,鼓励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扩大贴息支持范围,提高额度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