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邮件门的二次曝光,让本已狗血的美国大选再次刷新了全球吃瓜群众的三观。在我们感叹的同时,问题也接踵而来——这次大选究竟会以何种结局收尾?是否会导致连锁反应甚至导致“黑天鹅”的诞生?大选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是否真的只是昙花一现?
作为一位研究国际关系出身的金融分析师,银天下·森德研究所首席宏观研究员胡祥辉从本次大选中以宏观视角剖析出几个观点供大家分享。
首先,其认为这次大选很难善终;其次,这次大选将对美国政治系统和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第三,大选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潜在冲击已经全面升级。
美国大选难善了,投票日不是终点
在10月29日之前,美国大选虽然剧情狗血,但至少还是一部可以确定在11月9日之后便会落幕的闹剧。然而,希拉里“邮件门”二次曝光之后,此次美国大选已经远远脱离了预定轨道,并且很可能无法善终。剧情最终会有几种结局呢?我们把最终结果简单地归为四大场景。
场景A:希拉里胜选并且无罪。这个结果的冲击相对最小,一方面和邮件门二次曝光之前的民调吻合,另一方面由于FBI的澄清,川普团队也无话可说。这个场景的问题在于,从希拉里胜选到FBI调查出结果,期间一直是不确定性高企的时期,FBI调查一日不终结,新总统也就一日不得安生。
场景B:川普胜选,希拉里无罪。在这个场景下,民主党阵营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强烈控诉FBI以莫须有的猜测左右了大选的进程,甚至有可能向联邦高等法院提出诉讼。华盛顿将笼罩在浓重的火药味之下。
场景C:希拉里胜选但有罪。这是最劲爆同时也是杀伤力最大的结果。如果FBI在新总统宣誓就职前指证希拉里有罪,那么希拉里就无法就职,美国新总统空缺。如果继续保留民主党的总统名额,那么共和党又岂会善罢甘休?如果重新大选,那谁还能阻止川普当选呢?如果时间顺序微调一下,FBI调查没那么快出结果,而是在希拉里宣誓就职之后再爆出罪案,那希拉里将面临国会的弹劾。如果希拉里下台,副总统蒂姆·凯恩将继任总统,并履行完一届任期。待到四年后的总统大选,两党再战江湖。但是蒂姆·凯恩的这四年一定会过得非常艰难,民主党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害,共和党作为在野党势必会在这四年内向民主党和蒂姆·凯恩发起各种攻击和刁难,美国将再次陷入党争内耗之中。
场景D:川普赢胜选,希拉里有罪。在这一场景下,川普阵营大获全胜,民主党颜面扫地。后续的焦点在于,川普如何修补与精英阶层的关系。川普在大选期间作出的各种出格举动得罪了相当多的“圈内人”,如果想要顺利执政甚至4年后连任,川普就必须向大选期间敌视他的人抛出橄榄枝。
从上述四个场景来看,此次大选有很大的可能性无法善终,并引发旷日持久的政治僵局。这样的局势演变将对美国社会造成沉重且深远的创伤。进而有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黑天鹅事件。
矛盾总爆发,精英内耗,国本动摇
银天下首席宏观研究员胡祥辉认为,本次大选是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社会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它将精英阶层和中下层之间的巨大鸿沟暴露无遗。
表面上看,美国人生活在一个没有阶级区别、没有地位差异的平等社会。然而,在民主制度和宪法框架下,美国一直都是一个阶级分层或分割严重的国家,其社会制度本质是典型的精英政治。
根据美国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的研究,美国大约有7000个重要职位被6000左右的人群掌控。这些重要职位囊括了国会议员、州长、将军、部长、联邦机构负责人、法官和检察官、大学校长、大型商业机构负责人、媒体精英、有影响力的NGO负责人等等。这些人及其“朋友圈”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特殊阶层。在这个默契的小圈子里,精英们按照一些秘而不宣的“潜规则”博弈。
而处于中下层的美国人,尽管现在可以享受到比以往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对于他们来说,利益诉求的伸张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并不比过去更容易。尤其在政治领域,两党在指定政治纲领时,从不直接诉诸这一阶层。对于美国精英阶层而言,所谓民众倾向,是一种可以被创造、被调动并可以借以利用的情绪。因此,通过掌握的舆论和文化资源,精英阶层将美国社会塑造成一个看似由中产阶级主导的社会。
然而,“美国梦”的幻象被08年金融危机无情击碎。
2008年末,奥巴马抓住大众渴望变化的心理问鼎白宫。
2009年,新政府与民众的蜜月期结束,“茶党”运动兴起。
2010年,两年的执政并未让求变的民众感到满意,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失去众议院,奥巴马成为“跛脚鸭”总统。
2011年,金融危机2年之后,未尝有重要人物被追责,华尔街依旧歌舞升平——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同年,美国逼近债务上限,两党内斗导致美债危机,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民众对国会大失所望。
2012年,奥巴马成功连任。同年,联邦政府再次逼近债务上限,党争导致美国政府停摆,并于2013年坠入“财政悬崖”,民众对政府及国会信任度再度重挫。
2014年,中期选举共和党大获全胜,全面掌控国会,“府院之争”升级。奥巴马任期进入“垃圾时间”。同年,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出版《21世纪资本论》,财富分配不公问题成为全球焦点。“资本回报率高于收入增长率,而相对缓慢的经济增长更容易扩大贫富差距”——这一核心观点使得中产阶级再次将矛头对准权贵阶层。
从上述简史可见,金融危机以来中下层民众在一次次的希望之后,收获的只有一次次失望。就连美国社会学家也普遍承认,所谓的美国梦并不真实,而且越来越渺茫。2016年6月的一次盖洛普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对政府、银行、国会的信任度已跌至冰点。
Gallup美国公众信任度调查(2016.8) |
|||||||
对象 |
军队 |
警察 |
教堂 |
总统 |
最高法院 |
银行 |
国会 |
信任度 |
72% |
52% |
42% |
33% |
32% |
28% |
9% |
中下层民众受压最重,但也是最无法表达自己的群体,川普的出现让这一群体找到了灯塔。虽然川普同样出身精英阶层,但草根民众却视其为自己的代言人。其桀骜的个性,不顾政治正确性的出格言论,都在向这群长期弱势的群体宣告:“我和那些‘妖艳xx’不一样!”
同样也是这样的风格,让美国的精英阶层群起而攻之。
谷歌特意过滤关于希拉里的负面言论;对冲基金和私人投资公司为希拉里捐献了超过4000万美元的政治献金,只给了川普不到100万;一向自诩客观中立的“无冕之王”——媒体记者,这次也在主流舆论渠道撰写各种偏向性极强的报道;好莱坞名气最大的一众明星也纷纷为希拉里助选;最新的例子是400位经济学家联名呼吁公众不要选择川普——所有这些代表美国先进生产力和文化的群体,都站在了川普的对立面。
然而,这次精英阶层并没能成功塑造民意。也正是在这样的攻讦之中,美国社会各阶层不断强化着一种认识——原来我们之间竟然如此不同!这一景象表明,美国社会已经被严重撕裂。总统大选原本的重新凝聚社会共识的功能,却变成了社会鸿沟的放大器。
从某种程度上看,此次大选已经成为一场美国政治和社会的灾难,略显“浮夸”一点的表述就是——国本动摇!
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无限升级
大选及后续演绎对美国社会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在今后逐渐体现,但是对于金融系统的冲击确是当下不得不考虑的风险。按照银天下首席宏观研究员胡祥辉的观点,由大选衍生的金融风险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如果美国大选无法善终,美联储12月份还会加息吗?如果大选导致美国政治系统陷入僵局,美联储将如何应对?
虽然一直宣称非政治化,但是从去年到今年,美联储不断因为人民币汇改、今年年初的全球抛售、英国脱欧这些外部风险而调整政策的节奏。如果美国内部出现风险,美联储会坐视不理吗?
2012年,两党之争导致美国处在“财政悬崖”边缘。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不得不启动新一轮的量化宽松并在当年12月追加了升级版的QE3,以便为来年坠崖的美国经济兜底。这次如果因为大选闹出风波,只怕比财政悬崖只大不小,甚至其冲击力可能超过英国脱欧。因此,如果美国大选不能在短期内尘埃落定,美联储今年加息的计划就有可能落空。
第二个风险是美元基石的削弱。美元作为强势国际储备货币,其地位的来源和保障是美国难以撼动的国力。如果此次大选造成的社会创伤真的动摇了美国的国本,政治衰落和经济衰退“双期叠加”,美元恐怕是要元气大伤。从短期来看,选情的不明朗可能成为持续压制美元的一大因素。
第三个风险来自美股和美债的恐慌情绪。截止11月3日,美股已经录得八连跌,创下2008年10月以来的记录。美股估值过高已经是市场的老话题,然而金融危机以来,美股回调从未超过20%,即技术上所谓的牛熊分界线。本次大选及12月的加息预期是否会成为压垮美股的最后砝码,以及如果美股跌破重要的技术关口,是否会引发恐慌性抛盘,将是这两个月全球市场的一大焦点。相似的情况放在美债上同样适用。美国新债王Gundlach的双线资本近期迎来了2014年以来的首次单月净赎回。Gundlach本人也认为,股市和债市近期都面临抛售压力。银天下森德研究所认为,在当前选情扑朔迷离的情况下,股市承压,债市短期受捧是很正常的市场反应。但是一旦美国大选超出了市场预期的“阈值”,市场则很可能出现股债双杀的局面,届时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又将急剧放大。
综上所述,胡祥辉个人认为在美国大选彻底尘埃落定之前,避开权益类资产,配置贵金属和非美主权债券等避险资产是一个可行的避险方案。
市场消化特朗普政府税改法案在美国国会的推进进展,大型科技股多数走高。
数据显示,一季度美国进口总额飙升41.3%,进口激增直接拖累了GDP增速,造成了近5个百分点的下滑。这是自1947年以来,净出口对美国GDP的最大季度拖累。
吴心伯表示:“如果要对这100天打分的话,这是不及格的100天。”
特朗普表示,他相信新成员将努力修复严重崩溃的体系,并将权力交还给州紧急事务管理人员。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对美国依赖进口加工关键矿物及其衍生产品的国家安全风险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