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下午,央行官网公布的10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6%,已经是连续3个月回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10月,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有效减少由于外汇占款减少对于基础货币投放影响。第二,10月信贷增长较快,前十个月累计增长13.1%,比上个月提高了0.1个百分点,信贷增速支持M2回升。第三,由于去年6、7月份股市剧烈波动期间,央行投放基础货币使得基数较高。
此外,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513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与此同时,10月份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8963亿元,比去年同期多3370亿元。
对于10月信贷和社融的增长,温彬指出,前十个月增速比上个月提高,说明尽管增量比9月份有较大回落,但是10月份平均新增量都是增长,体现出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
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33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6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891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68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43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28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09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332亿元。
温彬表示,从信贷结构看,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75%。这反映出9月末,房地产政策调控后,对按揭贷款供需两方面的效应还未体现出来,许多新增贷款是8、9月份积累的需求。温彬预计,年末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效应逐渐显现,个人中长期贷款占比将会有所下降。
进一步“稳住楼市股市”
鼓励银行加大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灵活设置贷款利率定价和利息偿付方式。
国家卫健委决定组织开展2025年人口高质量发展研究揭榜攻关活动。
截至2025年3月9日,ECI供给指数为50.39%,需求指数为49.95%,显示工业生产修复放缓,但需求端景气度回升,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趋势延续。
逐项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不断引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