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制定产业政策法刻不容缓

第一财经 2016-11-15 20:23:00

作者:乔新生    责编:黄宾

国家应当针对我国产业政策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产业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程序性规范,约束政府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的行为。

近日我国关于产业政策的论辩吸引了众多关注。

我们看到,世界各国之所以制定产业政策,是因为市场经济是分散的决策机制,每个市场主体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进行决策,决策的结果必然会出现重复浪费的现象。正因如此,各国都通过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方式,引导投资者合理投资。但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产业政策通常都是指导性的政策,没有约束力,当然也没有法律效力。政府可以提出自己的产业政策,但无法强迫各个州政府接受联邦政府的产业政策。

笔者认为,中国应当充分借鉴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制度体系,对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做出具体规定。日本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其依据是日本的中小企业促进法。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为了拯救美国投资银行,向国会提出特别财政计划。美国国会通过专门法案,授权美国政府支持投资银行。

我国商业银行法、铁路法、烟草专卖法、民用航空法等一系列产业法律文件中,都有关于产业政策的法律规范。但从整体来看,这些法律规范普遍存在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尽管一些学者认为,经济现象错综复杂,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应当允许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方面有一定裁量权。不过在笔者看来,产业政策往往关系到一个产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数百万就业者的切身利益问题,因此,政府制定产业政策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国家应当针对我国产业政策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产业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程序性规范,约束政府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政府的产业政策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美国国会在审议联邦政府产业政策时,通常都会邀请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参加国会听证会;通过有关产业政策方案时,通常都会设置非常明确的实施期限,要求政府在期限届满之前,必须向国会报告有关产业政策执行情况,如果没有经过国会授权,已经实施的产业政策期限届满后会自动作废。

这样做一方面是防止联邦政府滥用权力,从而损害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另一方面也是确保联邦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防止联邦政府产业政策扭曲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有关产业政策过程中,也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必要时可以召开由相关从业人员参加的听证会,专门听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专门决定时,也应对政府的产业政策实施给出明确期限。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