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宏观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前三季度文化产业高歌 龙头企业乘风尝试跨界

第一财经 2016-11-17 13:59:00

作者:邵海鹏    责编:汪时锋

2016年前三季度,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等4个行业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新常态下,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正在挑起经济增长的“大梁”。

10月底,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4.9万家企业同比增长7.0%(名义增长未扣除价格因素),增速尽管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依然保持较快增长。

其中,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等4个行业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孟庆欣也撰文称,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而且增速有所加快,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消费者信心指数企稳回升。

永乐文化首席财务官、联合创始人练华

在这样的背景下,票务龙头企业——永乐文化不断寻求跨界,根据自身优势转型打造“票务产业链”。日前,在永乐文化2017业务战略发布会上,永乐文化首席财务官、联合创始人练华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表示,公司将依托票务这一基础业务构筑自己的生态体系,从单纯的票务公司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文化娱乐企业。

用票务大数据布局产业链上游

永乐文化的前身为永乐票务,成立于2003年。依赖票务起家的永乐文化,到今年已经在票务营销业务深耕13年。今年7月,永乐文化以“中国票务第一股”身份登陆资本市场。

对于票务销售业务,练华称,虽然每年也有超过40%的高速增长,但其天花板较低,相对于集团不断增长的总收入,所占比重在不断降低。

不过,他认为,由于票务业务是基础,未来对这一块的投入不会减少,甚至还会增加,只要基础稳定才会对集团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特别有力支持其它板块的快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年报,永乐文化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73.36%,净利润亏损幅度缩小1.55%,但扣非后实际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7%。

公司解释称,毛利率高的票务代理及系统研发在整个收入中的占比由原有的79%下降到35.58%,从而整体毛利率由原有的63%下降到35%,同时因为上半年为行业淡季,且对下半年项目的营销费用及品牌宣传在上半年进行投放,所以公司净利润变化不大。

为打破票务收入天花板,练华称,鉴于文化娱乐产业中内容为王的特点,有效途径就是向行业的上游延伸发展,去投资内容,获取更高的预期收益率,这对提高收入更有帮助。不过,投资就存在风险,稳定的票务平台,能够较好的把控和抵消风险。

比如,票务大数据将可用来分析消费者的习惯与偏好。他说,平台用户的沉淀很重要,可以通过分析用户数据识别市场需求,进而为其他业务出谋划策。而且随着平台数据库的数据越丰富,项目执行人员的经验越丰富,对演艺投资和其它业务的帮助就会越大。

以演艺投资为例,练华说,永乐文化进军这一领域也是基于票务平台的特点,13年来,平台的数据库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不论是项目还是艺人,当然还有用户的消费数据,这就使得演艺部门在评估投资风险的时候,有非常丰富的可参考的历史数据,当然还能够在对项目营销的时候,更有效率、更精准的找到目标消费人群,还有平台在全国将近40个城市的布局,能够让项目得到最有效的落地支持,将项目做到全国。

跟“搅局者”进行差异化竞争

随着阿里、腾讯等巨头进入行业,练华认为,深耕行业内十多年的永乐文化有底气应对“搅局者”。

之所以有底气,他分析说,公司在文化演艺、体育赛事的票务以及项目的营销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非常清楚行业的上游内容方的需求,以及行业内其它客户的痛点和需求。其次,除了线上业务外,永乐还有团队和人员来提供线下服务,而这方面经验的积累,也不是现阶段挖墙脚就可以做到的。更重要的是,多年来在文化演艺行业内,永乐跟众多的机构、平台,建立起了长期的互相支持、服务以及信任的关系,这些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可以获得的。

对于行业未来,练华认为,会进行整合,现在无论是票务还是演艺公司,已经有逐渐整合成市场上几大主要玩家的趋势。下一步好的资源、内容会更加集中,有可能会通过资本的力量,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但是并不一定会集中到像BAT这样的大公司旗下。

他说,涉足这个行业的电商巨头们,在线上的优势毋庸置疑,但是永乐的核心价值是在细分领域线下服务的优势,反过来再去获取产业链上游的优质内容,这方面的竞争优势不是短期之内可以获得的。值得关注的是,其它“搅局者”的出现也不是最近一年才发生的事情,但是整个行业的态势和竞争格局,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也正是源于此。这也正是永乐在业务层面的底气。

除此以外,练华称,其实永乐也在构筑自己的生态体系,借助平台集成优势,从单纯的票务公司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文化娱乐企业,让自己的抗风险打击能力更强,以跟这些“搅局者”进行市场上的差异化竞争。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很多层面上,跟巨头们的关系,除了竞争,更多的是一种合作。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