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募集资金计入资本公积,数天之后便推出高送转方案,上市公司尚未披露,高送转方案却已公开流传。时近年底,花样繁多的高送转又开始陆续登场。
北信源11月21日披露2016年利润分配方案,拟按10:20的比例,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转增股本。今年9月底,其每股资本公积金仅有0.027元,11月10日,该公司完成定增,将每股资本公积金提升到2.04元,才满足转增条件。
北信源上述刚刚完成的定增,并未规定限售期,发行介绍便可上市交易,其11月21日推出的转增方案,距离其定增上市交易仅有五天,定增参与者便获利25%左右。而山东华鹏的转增方案,更是在上市公司披露前据开始流传,其股价也随后大涨。
“大比例的送转,都有刺激股价的嫌疑,很难说不存在配合财务投资者、大股东出货的可能。”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高送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市场生物链,“奇葩”高送转是市场参与各方共同合力的结果。
定增意在高送转?
北信源披露的方案显示,根据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林皓提议,拟以截止2016年12月31日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现金分红0.25元,并以每10股转增20股的比例,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送股的利润分配方案。
从表面上来看,北信源的送转方案颇为 “慷慨”。截至2016年11月10日,该公司总股本为5.8亿股,现金分红共计约1450万元,相对送转数量可以易忽略不计。但按照1:2的送转比例,转增数量却高达11.6亿股左右。
北信源并不是近期第一家推出高送转方案的上市公司。时近年底,自永和智控、天龙集团等近期打响第一枪之后,上市公司高送转纷纷开始登场。除了北信源,瑞和股份、山东华鹏等上市公司,也先后祭出了高送转方案。
相较于北信源,瑞和股份的送转比例更高。该公司披露的方案显示,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介平提议,1.45亿股作为股本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2元(含税),合计现金分红2900万元;并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25股。李介平还承诺,其本人及其控股的公司,将在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此项分配预案时投赞成票。
此外,山东华鹏的送转比例也不低。该公司11月21日披露称,其持股33.7%的控股股东张德华提议,拟以2016年年报总股本为基数,按每10股转增股本16股 ,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转增股本,同时以现金每10 股分红 2 元(含税)。
从业绩来看,部分公司并具备高送转的条件。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底,山东华鹏实现净利润4875万元,同比增长14.06%,但5.2亿元的营业收入,却同比下降7.66%。上证所认为,山东华鹏经营规模未见明显扩张,绩效未有大幅改善。,因此要求该请公司补充说明是否存在相应提 升业务规模和业绩状况的计划及措施,并请董事会以及控股股东分别说明, 除已披露理由外,是否存在提议和通过高送转的其他考虑。
北信源同样如此。截至9月底,该公司今年前三个季度营业收入2.24亿元,净利润223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4.55%、10.96%,但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526万元,同比下降19.15%,前三个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问—870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7%。
与此同时,高送转的同时,上述上市公司手头却并不宽裕,资本公积金所余无多,其中尤以北信源最为突出。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北信源每股资本公积金仅为0.272元,根本不足以进行10:20的大比例送转。
尽管资本公积金不多,但北信源的高送转却准备已久,刚刚完成的定增,为其提供了弹药。根据11月10日公告,该公司刚刚完成了定增,以18.98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6650万股,募集资金12.62亿元,扣除承销、保荐等费用后,实际募集金额12.36亿元,其中6650万元用于增加注册资本,剩余的11.71亿元均计入资本公积。
按照上述数据计算,定增完成后,北信源新增公积金11.71亿元,每股资本公积金约提升了2.01元。加上此前存量,目前其每股资本公积金约为2.04元,正好可以满足10:20的送转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北信源从披露定增完成,到推出高送转方案,前后相隔只有短短十余天时间。
“虽然不能说北信源的定增,目的就是为了高送转,但如果不完成定增,按照原来的情况,其高送转肯定是有障碍的。”深圳某私募机构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称,上市公司高送转虽然花样繁多,但利用定增增加资本公积金,并进行高送转的案例却并不多见,称得上是一种“新玩法”,而且也颇为巧妙。
或为配合投资者出货
“大比例的送转,都有刺激股价的嫌疑,很难说不存在配合财务投资者、大股东出货的可能。”武汉科技大学董登新教授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部分没有业绩支撑的高送转,涉嫌影响甚至操纵股价嫌疑更大。
上述公司的送转方案一经推出,其股票便一路涨势如虹,甚至连拉多个涨停板。11月17日开盘至11月22日收盘,北信源股价从19.82元涨至23.71元,累计涨幅超过20%。而瑞和股份同期则从11月16日开盘的55.99元,涨到11月22日收盘的71.75元,涨幅更是接近30%。
部分上市后公司送转方案披露之前,有关传言就已四处传播。11月17日收市后,山东华鹏高送转的传闻就开始流传:拟每10股送红股5股,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25元(含税),同时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以公司总股本1.23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5股,合计送转约3.69亿股。
传言流出之前,山东华鹏的股价就大幅上涨。11月16日,山东华鹏收于57.6元,上涨4.96%。北信源公布送转预案前一天,股价也上涨了4%,而瑞和股份在方案披露前的11月18日、21日,股价连续两天大幅上扬,涨幅达6.98%、10%。
11月21日,上证所向山东华鹏发出问询函,要求披露控股股东是否在停牌前就已透露高送转预案,并要求公司按规定召开审议高送转方案的董事会议,并请公司董事会以及控股股东分别说明,除已披露理由外,是否存在提议和通过高送转的其他考虑。11月22日,深交所也要求瑞和股份,结合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公司发展阶段、经营模式、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未来发展战略等说明利润分配方案与业绩成长性是否匹配。
但11月22日晚间,山东鹏华发布公告,回应上证所的问询:“在上述传闻出现后,公司紧急向公司主要股东、公司董事会成员求证,经核实确认,公司主要股东及董事会等管理层面在上述传言出现前未曾论证过相关事宜。”控股股东张德华在公告中承诺:“在2016年11月17日有关山东华鹏玻璃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度“高送转”传闻出现以前,不存在以任何形式与公司主要股东、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讨论相关事项的情况,亦不存在与其他机构或人士进行过相关沟通或交流的情况,更不存在散播、谣传相关信息的情况。”
部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还出现过送转前减持的记录。公开披露显示,11月8日,瑞和股份实际控制人李介平通过大宗交易,以51.53元的价格,减持瑞和股份300万股,套现1.53亿元。此外,该公司此前非公开发行2500万股,但李介平并未认购。
北信源上市以来,多次进行高送转,2012年、2013年均为10股转增10股,2015年10股转增9股。转增完成之后,其实际控制人、高管就开始减持。2016年5月25日至7月18日,北信源董事长林皓、监事会主席马承栋、监事哈连琴、类高管王晓峰等四人,合计减持北信源5229万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10.19%,其中林皓减持5000万股,占其总股本的9.7384%,共计套现约9.5亿元,首次减持时间距离完成送转只有几天时间。
“高送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市场生物链,投资者明知其中真相,但仍然原意跟风‘抬桩’。”上述深圳私募人士说,部分上市公司也利用这一心理刺激股价,花样不断的高送转,一定程度上是市场各方合力形成的结果。
董登新认为,脱离基本面的高送转,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财务投资者游说上市公司的结果,一类是双方共同推动,在定增之时,一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就对定增参与者承诺,或者签订对赌协议,承诺在一定时间内提供机会出货。
对于参与定增的四家机构投资者来说,北信源此次高送转,无疑为其提供了减持良机。公开信息显示,北信源定增对象分别为景顺长城、宝盈基金、北信瑞丰三家公募基金,以及浙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其认购的北信源定增股份不存在限售期,发行完成后即可交易,这部分股份已于11月16日上市流通。按照目前股价,上述投资者短短数日已经浮盈25%,并且可以随时减持。
比亚迪大幅高开,成交额3.50亿元,总市值11457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使银行能够扩大风险加权资产规模,撬动更多信贷投放,从而改善收入结构。
宏泰集团控股地位再巩固。
行业资讯机构 InfoLink Consulting表示,2019年以来,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这四家垂直整合厂都坚守在组件出货前四的岗位,“大者恒大”的趋势在近年来更加明显。
东吴证券在国美通讯、紫鑫药业定增项目执业中,未对发行人业务进行审慎核查、走访流于形式,出具的相关文件存在虚假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