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豪华车品牌频发经销商逼宫事件。这一次,轮到了拥有84年品牌历史的著名公司奥迪身上。
多家媒体消息称,11月21日,以广汇、中升、新元素等为代表的近30家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集团在佛山保利洲际大酒店集体“逼宫”奥迪,希望其就奥迪与上汽合作损害一汽奥迪经销商利益一事,给予经销商一些“说法”。据外媒消息称,经销商要求奥迪方面就此事件给予巨额补贴,否则将从12月1日开始停止从厂方提车。
记者随后也从多个经销商处证实了此次逼宫事件。据悉,上述参与谈判的经销商集团在奥迪的销售体系中都举足轻重,30家经销商旗下的4S店销售网点甚至占据全国经销商的60%。记者试图向一汽大众奥迪方面求证这一数字的精准性,并未收到回复。
消息人士称,此次经销商与奥迪方面的谈判进展并不顺利,现场一度“剑拔弩张”。参与谈判的一汽-大众奥迪高层包括负责市场和销售的董事冯德睿(Dietmar Voggenreiter),奥迪中国总经理魏永新(Joachim Wedler)以及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任思明(Michael-Julius Renz)等。
奥迪经销商的“愤怒”合情合理。从本月初有消息传出到上汽集团与奥迪对外发布消息,时间不足半月,部分经销商对奥迪方面罔顾经销商的知情权极为不满。而在市场层面,近两年来,奥迪在华不仅销量疲软、利润也大幅下降,绝大多数经销商售前都处于亏损状态,上汽奥迪的合作或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正因如此,经销商一致认为上汽大众与奥迪的合作将置一汽奥迪经销商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抗议并不意外。就在上汽与奥迪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的前一天,CADA(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奥迪经销商联会(筹)战略投资人座谈会在珠海召开,消息称经销商们已经在“密谋”对策。而当上汽奥迪签署框架协议的照片公开后,CADA奥迪经销商联会(筹)就发出了“关于奥迪与上汽大众合资可能损害奥迪经销商权益的问询函”。问询函称,在目前豪华车市场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增长迅速而奥迪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经销商普遍陷入亏损状态,部分经销商的库存周期长达2个月之久。在此背景下,如果奥迪成立新的销售公司,必然会对现有经销商利益造成损害。
基于此,问询函提出三个质问:一是奥迪是否计划与上汽大众成立合资销售公司?二是新的销售公司的销售渠道如何建立?三是如何平衡一汽奥迪经销商和上汽奥迪经销商的权益?11月15日,一汽奥迪全国经销商大会在上海举行,此次会议上,奥迪经销商联会筹委会秘书长宋涛代表经销商向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任思明总经理递交了经销商联名盖章问询函,并希望奥迪方面能够在指定期限内回复联会和经销商关切的问题。消息称,当时奥迪经销商的诉求是,要求德国奥迪方面给予经销商补偿,而且必须在十个工作日内给予正式答复,否则将停止进口和销售奥迪进口车。
(图片来自于网络 )
虽然经销商方面反应激烈,但大众中国和奥迪方面似乎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大众中国CEO海兹曼在广州车展媒体沟通会上对媒体表示,奥迪和上汽的合作对一汽-大众奥迪方面没有任何影响,这让一汽奥迪的经销商更加的恼火,这或许直接导致了上述逼宫事件的发生。
经销商的逼宫或让奥迪与上汽之间的合作陷入尴尬。山东一家参与佛山谈判的经销商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奥迪和上汽集团的合作可能作废。具体奥迪下一步动向尚不清楚,但该经销商表示:“由于我们反对奥迪和上汽合作这件事,所以奥迪应该不会再和上汽合作了。”他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一消息并不是今天透露的,奥迪经销商早已得知奥迪和上汽合作可能告吹。
针对上述消息,上汽集团内部人士则表示,目前除了合作公告之外,并无进一步消息可透露。其认为,在当下各种事情都尚无定论的背景下,经销商和行业方面都充满了“风言风语”,上述消息不一定准确。
上海地区另一家奥迪经销商人士则认为,虽然经销商反对声音高涨,但上汽奥迪之间的合作应该依然会推进,经销商与奥迪方的博弈,最终的平息方案可能是奥迪给予经销商补贴或者是更大的商务政策支持。有媒体报道称,经销商的补贴索赔金额或超过200亿元,其中一部分为建店成本,另一部分为销售过程中的利润亏损。
(本报记者王佑,实习记者钟瑞芳对此文亦有贡献)
近一半毛利来自商标授权费。
中小经销商垫资兑现难的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以旧换新政策在三四线市场的落地。
2024年度汽车经销商盈利比例为39.3%,持平比例为19%,亏损比例为41.7%。经销商亏损面较2023年的43.5%收窄至41.7%,较2024年上半年的50.8%收窄了9.1个百分点。
3月份汽车市场将形成政策引擎、市场调节和产品迭代三重驱动格局,刺激消费需求并且有效释放,助力3月汽车市场销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