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OPEC成员国达成8年来首个减产协议,同意从2017年1月1日开始,该组织将每日减产约120万桶,并将限制产量在每日最多3250万桶。此外,非OPEC产油国也同意每日减产60万桶,其中俄罗斯承诺每日减产30万桶。
协议达成后,国际原油价格暴涨超过10%,每桶价格超过50美元至本月新高。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卡塔尔能源和工业大臣萨达宣布了协议内容,并表示该协议的达成将帮助市场重新平衡。
沙特能源大臣法利赫则在接受采访时称,减产协议能让市场重回稳定,并使市场内的投资流向到达一个健康的水平。在法利赫看来,减产协议能够达成,还是基于所有OPEC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倾力协作。
据悉,沙特此次极力促成减产协议,是为了配合由沙特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于四月提出的沙特国家经济改革计划“沙特2030愿景”。该计划意在重组沙特的经济体制,减少对石油产业的依赖。
而减产协议促使油价暴涨,有助于沙特提高石油产业营收,减少财政赤字与债务,推动经济改革。
特朗普的中东政策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和交易性特征。
行业人士称,原油本身具备一定的需求刚性,在消化完对需求的悲观预期后,供给侧将继续主导油价波动。若油价继续下行,OPEC+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增产规划。
特朗普还表示,沙特阿拉伯已同意向美国企业投资1万亿美元。
德米特里耶夫表示,美国企业对潜在的合作协议已表现出兴趣,预计俄美代表将于四月中旬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新一轮会谈。
业内人士称,美国此举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影响委内瑞拉的石油生产与输出,叠加OPEC+正在补偿减产协议,势必会造成原油供应趋紧,从而提振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