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日前从中国商业联合会了解到,2017年元旦、春节消费品市场如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水平将是平稳、温和的,预计上涨水平将略高于去年同期2%的水平。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傅龙成表示,预计201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0.3%左右。“从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看,2017年经济下行压力不会比2016年进一步加大,发展环境将会有所好转,消费品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增速仍将在10%以上。”
傅龙成说,预计2017年元旦、春间期间消费品市场将总体稳定,供给改善、品质提高。中国商业联合会预测,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消费品市场将继续稳定增长,但在居民境内、境外旅游快速增长的环境下,增速将继续呈现回落趋势。
中商联全国年货购物节启动仪式现场。摄影/章轲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以及居民消费向品质消费、选择性消费转变的促进下,市场商品供给结构有所改善,商品品种进一步丰富,有品质的商品增多,商品多样性、可选择性增强。
“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水平虽比去年有所提高,9、10月工业品出厂价格由负转正,但从2017年整个经济发展环境看,居民消费价格不会大幅上涨,仍将保持温和上涨的态势。”傅龙成说,元旦、春节期间,如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水平将是平稳、温和的,预计上涨水平将略高于去年同期2%的水平。
傅龙成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在食品需求表现出明显的向品质、健康、安全消费转变的趋势。预计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品质品牌、老字号、健康、绿色、进口等食品将保持快速增长。
线上、线下零售商在增速回落的压力下,将围绕迎新年、购年货,采取力度更大的、形势多样的促销活动,促销活动除了打折外,将有更多的促销活动和体验、文化、旅游、体育、健康等融合。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也都采用各种方式促进年货节市场销售,确保全国消费者过上丰富、祥和、快乐的节日。
中国商业联合会还预测,2017年“两节”期间,旅游的快速增长,个性化消费的增强、新业态的大量涌现,推动着大众餐饮持续较快增长。预计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限额以下单位和个体户餐饮收入增长12.5%左右,其中年夜饭依然红火。有特色、有品质、有安全、就餐环境好、价格合理的餐饮仍是消费者的首选。
在网民增长趋于饱和、网上购物激情减弱、国家对网上假冒伪劣商品、炒信、刷单等影响市场秩序、不公平竞争行为打击力度的加大的环境下,网上实物商品零售增续将继续回落,预计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增长20%左右。
中国商业联合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69601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明显缩小。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1833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7768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商品零售额240496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餐饮收入29105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
在日前召开的“北冰洋”2017年(第七届)全国年货购物节上,中国商业联合会表示,继续推进落实国家的“消费驱动、服务提升、一带一路、互联网+、提质增效、低碳消费”等发展战略和创新思路,积极推进年货节的市场化、品牌化、专业化和覆盖面。
据中商联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本次“年货节”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石家庄、济南、武汉、郑州、青岛、三门峡、成都、泸州、西安、南京、徐州、连云港、银川、临沂、德州、福州、三亚等全国百余城市同步进行。各大中型零售商、酒家酒店、中华老字号企业,以及各地参展商、经销商与采购商的参与,参加本届年货节企业数量预计达到6万多家。
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根据月度初步数据综合预估:2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84万辆,同比增长82%,环比下降5%;今年1-2月累计批发173万辆,同比增长49%。
交通基础设施类REITs成交额占市场近三成
从国家和地区来看,1月,来自中国大陆的访日游客数量最多,达到98.03万人次,占日本当月外国游客规模的26%。
在神仙最多的福建省,游神庆典持续整个正月,过年期间蜂拥到福州追看游神的年轻人调侃,大家都开始上班了,福州人与神明的狂欢却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