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政府网5日消息,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目标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规划明确,将开征环境保护税。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范畴。落实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制定重点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的退役费用预提政策。
规划指出,大力实施三大行动计划。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制定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施工图。
重点区域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京津冀及山东、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以及空气质量排名较差的前10位城市中受燃煤影响较大的城市要实现煤炭消费负增长。
自2017年起,各省份要定期向社会公开控制单元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情况。加强重点工业行业地下水环境监管,采取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公布地下水污染地块清单,管控风险,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
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规划要求,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环境硬约束推动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建立重污染产能退出和过剩产能化解机制,对长期超标排放的企业、无治理能力且无治理意愿的企业、达标无望的企业,依法予以关闭淘汰。
规划还指出,要研究设立绿色股票指数和发展相关投资产品。鼓励银行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鼓励对绿色信贷资产实行证券化。
这些“脚手架”的开源有利于之后的生态搭建。
纵观长江经济带各节点城市的国土空间新版总体规划,不难发现各地重要核心发生转向——从开发优先到生态本底约束。
纯血鸿蒙四个月更新15个版本。
被视为“长江之魂”的中华鲟,能迎来命运的转折吗?
“资本市场要构建良好生态,最终需要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分开发挥作用,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