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世界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民众刚表达不满,韩国经济遇政经“寒流”双杀

第一财经 2016-12-07 22:45:00

作者:权小星    责编:谢涓

在全球需求不足的背景下,韩国对外贸易正在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不过,对于韩国来讲,这场政治、经济“双杀”的寒冬,似乎才刚刚开始。

中国游客对韩国的热情已悄然降温。

据韩国文化观光研究院12月6日发布的《入境旅游统计》,韩美两国于7月决定部署“萨德”后,访韩中国游客上升势头趋于缓和。今年6月和7月,访韩中国游客分别同比激增了141%和259%;但作为旅游旺季的8月,增幅跌至70%;到了10月,增幅仅为5%。

而在韩国“造船之都”的庆尚南道巨济,当地的经济已经从往日的繁荣陷入到了停滞的边缘,街道也出奇地安静。当地仅截至今年6月,已有约三成有关行业的民众失业。

随着韩国总统朴槿惠及其“闺蜜干政”梦魇持续笼罩韩国,朴槿惠本人面临执政生涯最大危机,政局不稳连带其力推的“创造经济”等改革政策已陷入停摆。

而韩国两大支柱产业——数码产业及造船产业的困境正在扩大:三星手机的爆炸起火,造船行业的订单面临崩溃……在韩国经济面临内忧的情况下,因“萨德”引发的中韩关系龃龉,也为韩国经济增添了一层外患色彩,使“贸易立国”的韩国经济面临更大的不稳定性。

韩国的骄傲风光不再,留下的是阵阵伤痛。

三星与造船业的坠落

近日,韩国三大造船巨头之一大宇造船发布重磅消息表示,将裁员3000人,并为了结构性改革将产能降低10%。韩国政府也公布了针对造船业的救济措施,将投入6.5万亿韩元(每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9元)支援本国造船行业,并由政府牵头购入总价4万亿韩元的军用船只。

然而,一位造船行业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现阶段韩国造船业雇佣了20万工人。即便是投入大量的资金,新增订单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韩国很有可能将重蹈欧洲造船业即便在巨额补贴之下,也仍然未能起死回生的尴尬境地。”

与此同时,曾被韩国民众称为“骄傲”的三星公司,仍然难以从Note7的“爆炸门”当中完全走出;与此同时,“闺蜜干政”危机使三星被迫走上了改革之路。

本月7日,三星公司的掌门人李在镕参加了国会有关“闺蜜干政”的质询,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集团被怀疑向朴槿惠闺蜜崔顺实的财团提供了经济支援。

而为了回应外界的质疑,三星集团决定将关闭从第一代掌门人时期就存在的“未来战略室”。这个指挥着“巨无霸”集团内部大型战略的部门,在三星内部的正式名称为未来战略办公室,该办公室近几个月因涉嫌向崔顺实拥有的基金会提供资金而一直受到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在韩国网民中,“因为崔顺实”一词成为流行语——只要是国家浪费纳税人血汗钱的行为被曝光,就一律冠以“因为崔顺实”。

相比于“闺蜜干政”曝光后的国家政治动荡,失去了民众的信任,似乎成为了‘闺蜜干政’后遗症的最显著症状。

例如,韩国一家媒体曝光称,“韩国放送通讯委员会(相当于国内的工信部+广电总局)”为了防止伪造身份证购买手机入网,针对手机代理点推出了专有的身份证扫描仪。但是,这个专有的扫描仪却无法识别真假身份证,和普通扫描仪无异,却强制每个代理商都需要购买。

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僚机构丑闻,但韩国网民的反应却出奇地一致——“又是崔顺实一伙来挥霍国家资源了?”

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针对朴槿惠的抗议游行现场见到一位民众,其表示‘正是看到了朴槿惠在谈话中的表现,以及不断地反悔,反而对于总统更加没有了信任感,从而选择了出来游行,表达民众的心声’。

各行业纷纷自危

在韩国的两大支柱产业均面临问题的同时,“萨德”引发的中韩关系僵局,也使两国的经贸往来多了一层不稳定性。

近日,韩国《亚洲经济》以“韩国怕了限韩令,各行业紧绷神经求解药”为题,介绍韩国化妆品、旅游等行业,为了应对所谓“限韩令”的影响而所做出的努力。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在韩国实地调查发现,韩国行业人士的担忧远比想象中更重。

说起韩国国内与中国往来最为密切的行业,非“韩流”为代表的文化行业莫属。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中国传播甚广、深受喜爱的韩国文化产品,如今却因为对所谓“限韩令”的担忧,再加上“闺蜜干政”中崔顺实等人非法干涉文化圈的事件,正在度过最寒冷的寒冬。

韩国某知名艺人的经纪人朴成龙(化名)是圈内知名的“中国通”,他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虽然说现阶段来看,这些内忧外患并没有对一线艺人造成太大的困扰和影响;不过,久而久之,很难保证这对于韩流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不会有任何影响。”

目前,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韩国娱乐企业股价受到冲击,演艺圈富豪们所持有的股票大幅贬值。

对华出口连续下降

中国外交部上月曾作出正面回应,称从未听说所谓的“限韩令”。外交部指出,中方对中韩之间的人文交流一直持积极态度,但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需要民意基础。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一立场众所周知。中国民众也对此表达了不满,相信有关方面应该注意到了这种情绪。

除此之外,韩国部分媒体甚至称“中国正在对韩国企业实施直接性报复”,连韩国外交部也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表示抗议。

对此,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12月2日回应表示“这种说法没有根据”,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据韩国产业部的数据,截至2016年10月,韩国的外贸总额为7354亿美元,同比下降8.9%;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对华出口已连续16个月下降。

韩国一家专与中国进行文化产业交易的企业宣传负责人则承认:“虽然现在没有较大的反应,不过在有关报道出炉以后,公司内部多次开会讨论对策,并让所有负责中华区宣传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对最新的消息进行监控。”

韩国评论家崔光熙(音译)则表示:“韩流文化也是政府国策,大力扶持的结果;这种性质注定,韩流多少会受到政治和外交关系的影响。比如说在日本‘韩流’影响力也不如从前,由众多因素导致,不过这和韩日交恶肯定不无关系。”

崔光熙还说:“近年来,随着日韩交恶,韩国文化产品的主要销售地以较快的速度转至中国,现阶段韩国海外文化产品销售额中,来自中国的比例高达七成以上;但可能是因为方向转变过于着急,导致韩国对于中国市场的了解严重欠缺,无法适应市场的巨大变化。”

韩国方面很快意识到与中国关系的重要。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副部长)林圣男7日表示,近来韩中关系虽然面临艰难挑战,但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决不能因特定事件而动摇。

朴槿惠的“创造经济”烂尾

据韩国金融研究院预计,韩国明年的GDP增幅将为2.5%,相较今年预期低出0.1个百分点,而韩国LG经济研究院则仅给出2.2%的增幅,仅好于亚洲金融风暴时期;韩国央行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韩国制造业景气实查指数(BSI)仅为71,相较去年同期低3个点,第三季度韩国制造业生产总值也达到了时隔7年6个月以来的最低值。

与此同时,韩国国内仍然就是否弹劾总统而进行着争论,本月9日,总统的弹劾案是否能够通过仍然成谜,而朴槿惠曾经大刀阔斧推出的“创造经济”等改革措施也失去了推动力;甚至带动了韩国舆论对于创业本身的关注度大幅度降低——自从朴槿惠就任以后,每年举行的“创造经济博览会”今年却面临门可罗雀的尴尬,观众仅为往年的1/10,而许多企业的展台更是无人光顾。

正如韩国一位大学教授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所透露的:在面临“内忧外患”的今天,韩国经济需要的是一场巨大的变革;闺蜜干政所带来的后遗症,使韩国失去了有效管控经济政策的中枢大脑,只有恢复了民众和企业对于政府的信任,并连贯性推行多项改革政策时,变革才能够实现。

这位教授还表示:“事实上,中韩经贸关系出现危机,并非偶然事件,现阶段的民间关系恶化只是一个导火索,而随着中国技术力量的增长与两国战略性产业的重合,两国的更多产品将在国际市场上正式开展竞争,这是很难避免的事情。”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