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海经3”动画影像原画,2016(本文部分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新山海经3”动画影像原画,2016
“新山海经3”动画影像原画,2016
“新山海经3”动画影像原画,2016
“新山海经3”动画影像原画,2016
“新山海经3”动画影像原画,2016
观看艺术家邱黯雄的动画影像作品“新山海经”是个有趣的体验。上来便是中国传统黑白水墨的图景,山水天地却回响着无调性的后现代背景音乐。古画里常见的水边忽然凭空而起一堆黑乎乎的厂房,留白的水面也慢慢被染成黝黑。
简单直白的“环保”主题很快便走上奇幻路线。
几只四脚怪物齐聚到某处,伸出长长的触手与地上凸起物相连接,过不了一会儿就陆续走了。画面里整齐出现许多只在培养皿中的老鼠,其中一只的背部居然长出了人类的耳朵。一只被怪手抓走的绵羊,经历几番魔法凭空造出另一只——正当它无力地待在那里时,画面中忽然闯入几只黑色长腿生物,把自己的头部朝着小羊猛地闪光。
观看者自然很快就能明白这些被异化的生物只不过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汽车加油站、照相机罢了。而里面带有人类耳朵的老鼠和“小羊多利”,显然也只是几年前被“刷屏”的科学实验成果而已。
“我们现在看周围大部分事物都是无生命的,这来自于理性的知识系统。”邱黯雄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说,“可是同时也会被束缚住,停留在有限的视野范围内去认识世界。我很喜欢《山海经》就在于它里面提供了一种自由、天马行空的观看世界的方式。如果古人来看现在的社会,人在天上飞,汽车在高速跑,也许比森林怪物更加魔幻,这就可以让人换个角度来打量。”
在这部经历几代人修订的地理史书,因为其中收录了许多神怪而被后人称为“志怪小说”。艺术家被古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所打动,于是开始着手以同样的眼光去看待现代社会,描绘一部《新山海经》。
而这部经历十年的系列动画影像作品总共有三部,前两部分别都长达半小时,而最终章即将在明年全部完成并对外发布,近日邱黯雄在第三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的开幕现场为大家放映了最新章节的预告短片。
虚拟时代的巨变
在最新的第三部影像作品中,邱黯雄一向引以为豪的平面水墨动画变成了3D效果。看起来有更丰富的细节,也意味着工作量有大幅增加。
“从2D到3D的工作量可不是2比3,可能有2比30那么多!”他花了近三年的时间,总共花费的工作时长可能比前两部加起来还要大,“之前原画背景我只要画一幅图就可以了,现在背景里每个房子我都要画出四个面,最后搭建出来只有一个场景。”
天空可能是最简单的,只要一张图就搞定,但这时候往往需要单独画出立体的云。
在前两部作品中,邱黯雄分别探讨了能源冲突,以及生物与太空技术,他用山海经的先古角度来观看和理解当今这个时代。很多大家习以为常的新闻热点被他用水墨图像展现出来之后就会变得陌生,而令人反思。
第三部则继续关注当今他所感知到的问题,即虚拟网络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故事的主线是一个从高空坠落的人,脑中闪回出来的记忆。
有趣的是,配合着每一次水墨动画短片的制作,艺术家总会发挥想象才能创作出独特的怪物,并给予命名、图像和简介,仿照古书的体例印刷成册。比如有一种“亢普四兽”,如果单看这文字大概没人能猜得出其实是在描述“组合电脑”吧:“阿美利坎洲始有兽,曰亢普,末厘龟,窼孛,卯鼠,末厘龟独足面方,面能变现幻戏之术,窼孛扁平背有方甲,卯鼠无足,以腹滑行,亢普体方,形似木呐而聪异,能拟人之思维计较,四兽共生,形影不离,其尾相交。今举世皆饲之以为用,倚之而不能须臾离也。”
还比如“突突”,是一种全身无毛、并且不断长出新的腿和翅膀以供快餐店销售的鸡。邱黯雄解释说,这灵感完全来自媒体上看到的一侧关于肯德基炸鸡店的传闻,他们声称正在培育一种新品种的鸡,会在同一个躯干上长出多个鸡翅和鸡腿。这看似荒诞不经的谣言其实却体现了某种商业氛围中,人们对生物的扭曲认识。
“艺术就应该打破局限和认知惯性。如果把熟悉的东西忽然变得陌生,重新体验这个世界。”他说。
“新山海经1”动画影像原画,2006
“新山海经2”动画影像原画,2007
“新山海经1”人物设定图,2006
看时间在生命中流过
1972年出生于四川的邱黯雄,在美院时学习油画,在去德国卡塞尔大学深造之前,从未想过要用动画这种看似费工费时、并且有技术门槛的艺术形式来创作。
但是因为某一次展览上看到了南非艺术家威廉·肯特里奇的动画作品,被那种简单炭笔、通过停格拍摄而使之活动起来的方式所打动,朴素形式却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他的作品一看就知道不是商业团队高成本制作出来的,感觉我自己一个人也可以搞定。”他说,“拍电影的话没那么多钱、也无法召集那么多人,所以不太现实;做独立动画短片的话,我有一支笔、一摞纸、照相机、电脑,就已经想象出了整个流程。”
2005年,邱黯雄回国,第一次用水墨动画的形式制作动画影像作品“空中的”。短短八分钟,讲述了梦境般忧郁而荒诞的场景。“第一部片子没有什么经验,毕竟从来没有做过动画片,但后来发现其实迈出第一步很重要。”他说。
“动画本来就是基于时间的媒介,你可以看到生命怎样从时间中穿过。”他说,“创作过程就是在投入时间,有时候会想,值得吗?这时会体会到某种虚幻,你知道放给别人看,就只有三分钟。”
当时,他的作品在好友、诗人翟永明位于成都的沙龙酒吧“白夜”里放映,三千张原画几乎都是一个人手绘而成。绘画本身已经足够有感染力,让它们变成动画会更加凸显出其中的思想和情绪。
2006年第六届上海双年展上,邱黯雄第一部“新山海经”展出,大获好评。
但在这些充满东方水墨意境的画面中,邱黯雄很多时候并不是用水墨来创作,“其实是丙烯。丙烯画在布面比较平整,更加方便。”
“我并不在乎媒介,大家看到还是会觉得,这是水墨动画,因为精神上的特征而不是材质上的。古代的水墨传递给你的也其实是人对自己生存、生命的感悟表达。把笔墨抬高就有点误导。”他说,“中国画本身已经程式化。宋代的笔墨都是创造出来的新方法,完全是写生,前人没有,就是眼睛看到什么画什么,所以宋画一直是巅峰。他们没有因袭古人。”
邱黯雄并不在意自己使用的是不是真正的“水墨”,画出来的是不是真正的“山水画”,而更加在意传统精神与当代生活中的问题要怎样结合。
“中国在接受西方洗礼之后有所断层,对自己的了解更少,对西方也是一知半解。”他说,“一方面你无法活在完美的古代山水之间,另一方面穿的是这样的衣服、在全球各地飞。所以你既要面对真实的当下的生活,又要有自己的根,找到现在文化的来路。”
“传统和当代性如何连接在一起,这就是我想做的。中国绘画传统有很高的价值,人与自然关系的描述,哲学上主观、客观的关系,中国文化有很早的觉醒。这一点又自成体系,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这一点对今天也有参考价值,重新看人和世界该怎样相处。”他说。
刘萌说,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传统的智慧发挥应有的魅力,不仅能吸引相对小的群体,也能让现在的年轻人接受,讲好中医药发展的故事,非常重要。
《附庸国》出版于2024年,而我们看到,2025年的特朗普从他的角度,反而认为美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
当人们习惯了用AI聊天机器人,公开互联网的消失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