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民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刘永好详解新希望走出去“三部曲” 建议企业联合求发展

第一财经 2016-12-11 10:11:00

作者:邵海鹏    责编:胥会云

刘永好特意提到,到澳大利亚投资不是简单买别人的牧场、土地,而是跟当地最优秀的牧场联合组建新公司,再去收购优秀的大型奶牛场,这样既减少了投入的现金,又增加了所在投资国对中国企业的认同。

10日,在第十八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新希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刘永好称,新希望在海外投资发展将近20年,走过三个阶段,从简单的走出去建工厂,到跟国内外的企业联合求发展,再到通过基金参与国际并购。

他认为,中国的企业应该走出去,而且必须走出去,这其中的逻辑是基于国内的消费结构升级转型,需要中国企业在全球重组资源。

刘永好说,创建于1982年的新希望集团,30多年来从养鹌鹑、养鸡,养猪,做饲料,到做食品一步步走来。在1997年,开始考虑将饲料通过边贸卖到越南,于是投资在当地建了第一个工厂。不过,结果并不好。原因在于边境贸易到越南的一些中国产品质量不行,影响到对方的判断。

为解决这一问题,他说,先让农民用,等养好了再付费。经过两三年的努力,新希望的产品在当地成了优质的产品。通过中国企业的努力、产品质量,为中国制造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将近20年的海外投资发展道路,在刘永好看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简单的走出去。比如公司到国外买地、建工厂,然后派人去生产、运营、管理产品,在当地市场销售。这一阶段主要是借助公司的品牌、质量、能力,才取得一定的进步。不过这条路逐渐走不下去了,因为面临跟当地企业直接竞争。

为此第二阶段,新希望开始考虑联合求发展。

他说,前几年到澳大利亚考察发现,澳洲的肉蛋奶食品市场很稳定,而且质量非常好。考虑到中国的消费结构升级,最需求的是安全、多样化。于是就考虑走出去跟澳大利亚的企业合作,不但在当地投资,还将当地优质安全的农产品、食品运回国内,同时中国企业还能够学到澳大利亚安全的生产标准、方法、措施,以此来提升中国食品安全的能力。

为此,中澳两国企业家推动成立了“农业食品安全百年合作计划”这一非政府组织,旨在推动两国食品和农产品的交流,来提高食品安全的能力,共同推动中国食品安全的进步。刘永好称,在这一格局下,新希望做了很多投资,比如收购牧场,联合建立奶牛基地、肉牛屠宰基地,将澳大利亚优质的肉牛和中国市场、美国食品公司结合起来,在中国组建了专门生产高档肉食品的公司,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此外,他说,针对中国消费结构升级,需要高端动物蛋白,比如牛肉、羊肉、水产品,特别的龙虾、对虾。不过,由于资源约束,中国缺乏足够的土地、清洁的海洋,所以中国企业就可以在澳大利亚、东南亚,以及全球来组织供应这些资源。 目前正在浙江舟山建立“中国澳大利亚现代产业园区”,准备打造成一个高端动物蛋白的保税区、加工物流基地,跟中国市场结合。

到了第三阶段,新希望通过跟国际巨头成立产业基金,借助熟悉中国市场、中国产业的优势,来管理产业基金。然后通过基金进行国际并购,以此来参与国际合作。

他特意提到,到澳大利亚投资不是去简单买别人的牧场、别人的土地,而是跟当地最优秀的牧场联合组建新公司,再去收购优秀的大型奶牛场,通过这样联合求发展的方式,既减少了投入的现金,又增加了所在投资国对中国企业的认同,对中澳两国都非常有利。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