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央行开展3940亿中期借贷便利,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

第一财经 2016-12-16 16:52:00

作者:宋易康    责编:聂伟柱

12月16日央行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将对当前缓解流动性紧张会起到很大作用,同时还将稳定市场恐慌情绪。

在市场人士看来,12月16日央行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将对当前缓解流动性紧张会起到很大作用,同时还将稳定市场恐慌情绪。

美联储加息后的外溢效应已经造成国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股、债、汇“三杀”的局面下,多位市场人士表示,当前市场流动性空前紧张。除了美联储加息引发的恐慌,11月外汇占款下降3827亿,创1月以来最大降幅,说明前期基础货币投放减少。此外,临近岁末年初,也是传统上流动性紧张的时节。

12月16日,央行官方微博发布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近期MLF到期情况,人民银行对19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3940亿元,其中6个月2070亿元、1年期1870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85%、3.0%。

此次央行通过MLF投放,给了市场信心。“从量上给够,且价格持平,没有进一步收紧的意图。以此满足部分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同时稳定市场。”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

此前,12月15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450亿。不过,市场观点认为,这样的操作对当前流动性紧张的市场收效不大。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分析师刘东亮认为,央行现在的操作都是长期限(14天期以上)逆回购,这其实是不断提高公开市场投放的成本。

“锁短放长”的手段,事实上提高了公开市场投放的加权利率,推高资金的价格,逐渐发酵为对同业理财、货基、债基、委外的持续赎回。刘东亮提示,为了弥补流动性和亏损主动抛售债券,会有发展为恐慌性踩踏的风险。

温彬指出,从国内市场看,美联储加息前期,部分金融机构在债券市场投资方面,存在期限错配与加杠杆的投资行为。所以当流动性面临内外环境变化下,加之央行“缩短放长”操作,出现了债市的暴跌。

市场消息称,央行目前要求一级交易商不要主动缩进对非银机构正常的融资规模。此外,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保证银行流动性需求。

“目前央行要求大银行机构提供流动性,说明流动性还是存在,只是分布不均。当流动性不紧张的时候,大银行机构资金融进、融出比较正常,央行不需要过多公开市场操作,但美联储加息引发恐慌后,金融机构产生了不必要的担忧,本来应该将钱融出,却拿在手上。

不过此次央行MLF操作后,市场流动性到明年初压力依然存在。从历次美联储加息后的情况看,美元指数会回落。但是12月14日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上升25个基点后,美元指数不但不落,反而进一步巩固上涨。这说明全球流动性还是在收紧,一些国家已经用加息的方式来应对。但面临当前中国稳增长经济形势以及资本外流压力,中国加息的空间非常有限。

反观国内市场,数据显示,去年年去年12月末中期借贷便利余额6658亿元。截至11月末,MLF余额为27358亿元。“MLF今年新增了两万多亿。虽然以6个月中长期为主,但年初投放的6个月又会陆续到期。所以压力仍然很大,央行需要续作增量。所以央行MLF操作还有上升空间。”温彬说。

截止发稿,昨日暴跌的国债今日强势反弹,十债涨1.3%,五债涨0.90%,收复昨日大半失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