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企业对能耗水平大多“捂盖子” 信息不透明加重雾霾

第一财经APP 2016-12-18 16:00:00

作者:章轲    责编:刘展超

2016年,200强企业中,污染较大的金属采选业、制造业披露比例在20%-60%之间

重污染天气挥之不去,一方面是治污不力,另一方面也是生产企业对自身能耗信息披露不够,导致治污决策常常失效。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18日从环境保护部了解到,针对近期再度出现的重污染天气,12月15日,环境保护部紧急派出13个督查组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市23个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进行督查。

截至目前,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庄、保定、廊坊、邢台、衡水、邯郸、唐山、沧州,山西省太原、临汾、晋中、运城,山东省德州、聊城、菏泽,河南省郑州、濮阳、新乡、安阳、焦作、鹤壁等均已发布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措施。

雾霾中的北京城。摄影/章轲

本报记者了解到,根据污染源自动监控异常数据与卫星遥感监测热点区域,环保部督查组开展现场督查,重点督查各地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落实情况,严查企业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

督查发现部分企业、工地未严格落实停产停工要求,存在露天焚烧治理不到位、土小企业违法排污等问题,各督查组已督促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依法严肃处理,尽快落实整改要求。

环保部表示,从目前看,北京市实际PM2.5日均浓度比预测值明显下降。各地由于污染物排放的减少,污染积累速度变缓,重污染发生过程较预测结果有所推迟,峰值浓度有所降低,启动红色预警的23个城市污染程度均较预测有所减弱,约三分之一的城市污染程度下降一级。但随着极端不利气象条件的持续,18-19日污染情况有所加重,将出现第一个高值,21日出现第二个高值,减排措施的具体成效需要进一步观察评估。

“在雾霾中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开这次年会,我觉得非常有意义。”18日下午,在2016中国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年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副巡视员郭秀明说。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责任专业委员会和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当日发布的《中国企业公众透明度报告(2016-2017)N0.3》称,2016年中国企业公众透明度表现一般,平均得分为43.70分,虽然比2015年有所提升,但仍然不及格。

“环境信息披露完整度较低,不同行业之间信息披露差距较大。”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副院长王海龙介绍,2016年,200强企业中,污染较大的金属采选业、制造业披露比例在20%-60%之间,虽然《环境保护法》确立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原则,但由于缺乏一定强制性规范,环境信息披露的完整度表现依然不够理想。

调查发现,企业在信息披露中,除了必须要披露的定量数据外,其余非硬性披露信息更倾向于披露定性描述的文字,在能耗信息披露方面尤为突出。2016年,200强企业中仅有15.50%的企业披露了总能耗信息,22.50%的企业披露了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一方面是企业自身以及社会整体环境统计、环境审计体系发展建设还不够完善,数据统计存在困难,另一方面也是企业能耗信息表现不尽如人意,企业更倾向采取模糊化的文字处理,回避定量信息的公开。

上述报告介绍,2016年中国企业200强中,依然没有企业达到“卓越”等级,透明度等级为“良好”的企业有47家,占比23.5%,平均分为67.16分:透明度等级为“一般”的企业有59家,占比29.5%,平均分为51.72分;透明度等级为“不良”的企业有77家,占比38.5%,平均分为29.52分;透明度等级为“黑箱”的企业有17家,占比8.5%,平均分为15.19分。

上述报告列出了17家被列为“黑箱”企业的名单,分别为: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新华联合冶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物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迈科金属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大王集团有限公司、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南通三建控股有限公司、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商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这些“黑箱”企业透明度得分均在20分以下,公众需求回应维度得分、信息披露内容维度得分、信息披露形式维度得分均落后。

调查发现,2016年中国企业200强中,东部地区的企业总体得分情况较好,透明度等级为“良好”的企业均来自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企业均无上榜,说明区域发展、开放程度与企业透明度水平有一定正向相关关系。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透明度表现优于非上巿公司,透明度等级为“良好”的企业中,有上市公司32家,非上市公司15家,分别占据该性质企业比重的47.06%和11.36%。

王海龙说,上市公司表现更突出主要也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严格约束有关,尤其是证监会以主席令的形式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对上巿公司信息披露做出了披露内容和披露质量的一系列要求,披露不符合标准会受到行政处罚。

研究还发现,利益相关方管理信息成信息披露重灾区,仅有10.5%的企业完整公开相关信息。200强企业对于利益相关方管理信息的披露仍然有待大力加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