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穿了,现在对癌症的治疗就是‘四早’:早发现、早治理、早痛苦、早死亡。癌症患者越看越多,这不能不说是医生的悲哀、医疗的失败。”18日,民建中央人口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瑶医药分会会长、中国瑶医肿瘤防治首席专家覃迅云说。
在当日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瑶医药·传统医学学术大会上,覃迅云率先“放炮”。他说,当前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是21世纪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未来如何阻击癌症这个国人最大的死亡杀手,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患者越看越多,对医生个人来讲是医疗水平高、疗效好、口碑好。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是医生的悲哀,医疗的失败。”覃迅云说。
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仅在2015年,我国预计共有429.2万新发癌症病例和281.4万癌症死亡病例,相当于平均每天12000人新患癌症,7500人死于癌症。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今年4月14日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共报告肿瘤新发病例20399例,同比增长达到10%。
日前发布的《2016中国企业家健康绿皮书》也介绍,面临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企业家“过劳”现象普遍,许多人的健康状况频亮“红灯”。
调查发现,从城市层面看,中国企业家样本人群分布较广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至少一项指标异常的检出率都在90%以上。五项以上指标异常排名分别是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均高于50%,杭州、南京略低,偏西部的重庆、成都等城市最低。
在6000余个企业家样本人群中,血压、血脂、血糖异常及超重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27.1%、54.7%、13.9%和54.2%,均高于报告中报道的全国患病水平。
近年来持续不断的雾霾也引起医学专家们的关注。有专家表示,雾霾里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包括工业生产排放的有害气体、城市汽车尾气污染、建筑粉尘、这些物质形成一些细微颗粒,其内含有上述排放气体和粉尘中的有害成分,其中有些是致癌物质,长期吸入这些雾霾气体是有害的。
覃迅云认为,中国自古就有“大医治未病”的思考,防治并重才是大国健康之路。“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应从“末端治理”变为“源头防控”。医生不能等着患者得病,医生也不是为了治癌,而是要打造“无癌的世界”。
覃迅云表示,中国传统民族医药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程,推动传统医学、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
18日,中国十大抗癌英雄颁奖盛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图为抗癌英雄们。摄影/章轲
18日,民建中央人口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瑶医药分会会长覃迅云发言。摄影/章轲
多发性骨髓瘤目前仍不可治愈,患者面临复发的巨大难题。临床上患者复发的次数越多,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加,患者无进展生存和复发后的生存时间越短。
在博览会期间,将举办“全民健康管理(北京)大会”“301论健”以及数十场专题论坛和学术讲座。
武当山特区高度重视,特区相关部门对此事前期已依法立案,正在开展全面调查,调查和处置结果将及时向社会通报。
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近3500家参展企业参与了这场全球贸易盛宴。
肿瘤在我国医疗赔付中占比非常高,其治疗花费近乎占据医疗费用总支出的一半。治疗支出中,基本医保占比约55%左右,还有45%左右为个人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