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股票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独家|浑水回应:针对辉山乳业 还有后续报告陆续发出

第一财经 2016-12-20 19:13:00

作者:罗琦    责编:杜卿卿

Carson Block称,辉山乳业对浑水报告的每次回应都很及时,他个人觉得,这说明公司一直很担心沽空机构会发报告来找他们的麻烦,而这次辉山乳业的反应如此迅速,不排除公司是有备而来。不过,他也告诉本报,浑水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后续报道。

在连续发布两份报告后,浑水资本研究部总监Carson Block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采访时回应称,针对辉山乳业(06863.HK)的回复,浑水未来会陆续发布报告,而Carson Block对于已掌握证据胸有成竹。

虽然遭遇强势做空,辉山乳业的股价却仍旧屹立不倒。有市场人士分析,由于辉山乳业散户手中的筹码太少,维持公司股价稳定较容易实现。

浑水称辉山回复牵强

Carson Block称,在2014年就发现辉山乳业存在问题,但当时辉山乳业的股价已经开始下跌,下跌幅度大概在20%至30%,当时他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适当的时机,于是先搁置了这个项目,直到今年上半年,浑水发现了辉山乳业用奶牛融资租赁的新闻。

据彭博报道,今年5月拥有全国最多牧场的辉山乳业计划将大约四分之一的牧群—— 约5万头奶牛以10亿元人民币(1.5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广东粤信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然后再租回来。

浑水认为,这显示辉山乳业可能面临资金流紧张的问题。同时,当时辉山乳业的股价也处于高位,Carson Block判断这是一个合适的时机,于是在2016年夏天着手启动对辉山乳业的研究项目。

Carson Block称,辉山乳业对浑水报告的每次回应都很及时,他个人觉得,这说明公司一直很担心沽空机构会发报告来找他们的麻烦,而这次辉山乳业的反应如此迅速,不排除公司是有备而来。不过,他也告诉本报,浑水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后续报道。

在辉山乳业16号深夜的第一条回应中,称公司2013至2014财年、2014至2015财年及2015至2016财年,公司的苜蓿草产量分别达到14万吨、13.4万吨及8.5万吨,而在过去3个财年内,每年向外部供应商购买约1万吨苜蓿草,外购量占公司苜蓿草/燕麦饲料供应需求约4.3%至9.2%。

对此Carson Block称,这样的回应这绝对是撒谎,因为浑水是通过访问辉山乳业厂房内部的工作人员发现,牧场的大部分苜蓿草都是从第三方进口的,除此之外,浑水还掌握辉山乳业进口苜蓿草的船运记录。

浑水在报告中称,辉山乳业的牧场涉嫌资本支出欺诈,而该牧场的资本开支夸大了8.93亿元至16亿元。在辉山乳业的回应中,称公司在使用的牧场数量增加31座并拥有22座在建牧场,各牧场的平均资本支出(包括建设成本以及机器及设备费用)约为6000万元,而Carson Block称,所有22座在建牧场在会计报表中都已经以“Construction in process”的项目呈现,意味着辉山的资本开支的夸大是有根据的。

另外,Carson Block提出,辉山乳业所称在2015年8月,公司控股股东杨凯收购牧合家以开展其个人的牛肉业投资,实际上早在2013年的工商局年度报告中,已经可以看出来辉山乳业早已控制了牧合家。因为当时牧合家的地址和邮箱都跟辉山一致。

不过,彼时的牧合家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阜新蓝月亮食品有限公司,自从2014年以来,这家公司改名4次,才变成现在的牧合家,过程极为复杂。

根据浑水报告,牧合家前身是阜新蓝月亮食品有限公司,2014年更名为辽宁福大牛业有限公司,2015年再次更名为牧合家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初更名为彰武福大牛业有限公司,之后又改为辽宁牧合家牛业科技有限公司。

不过,《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阅工商信息发现,牧合家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在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24日,注册资本5.98亿,公司法定代表人、经理、董事长都是杨凯。

目前有4个股东,分别是自然人张召友、沈阳华宝投资有限公司、辽宁德佳肉牛产业投资管理中心,以及赢德股权投资合伙(以下简称“赢德股权”)。目前这家公司股权被大量质押融资。在成立5天后,沈阳华宝、赢得股权、张召友就分别质押了3亿元、1.2亿元、3000万元给渤海证券。

最后,Carson Block称,浑水的主要研究对象有三类,有的公司很明显在欺骗投资者,这是其中一种;但有的公司则可能合法合规,却利用法律、会计的漏洞,夸大其词,误导投资者,让投资者无法理解公司,这又是一种;或者有的公司看上去很有价值,吸引很多投资者,实际上价值已经太高了,浑水都会通过他们的报告加深投资者对这些公司的理解。

股价不跌反升

在浑水12月16日中午发布第一份报告以后,辉山乳业股票自16日上午11点12分起短暂停牌,股价报2.75港元,跌幅2.14%,盘中一度下跌4.3%,至2.69港元,创下52周新低。直至12月16日深夜,辉山乳业发布澄清公告。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在浑水两次抛出报告,称辉山乳业造假以后,辉山乳业的股价仍旧屹立不倒,在周一开盘后,股价曾经升超过2%,全日收报2.8港元,而在周二,辉山乳业的股价也仍旧在上涨,收盘价2.82港元 全日升0.71%。

Carson Block称,尽管在报告发布以后,辉山乳业的股价并没有太大的涟漪,但其实对于辉山乳业来说,市场上并没有很多真正的买家,要顶住股价并不难。而从12月20日的成交量来看,公司的成交股数为3711万股,成交金额为1.04亿港元。。

另一方面,Carson Block称,在香港市场上,有一些主席、董事长持股量可以达到75%,剩下25%的股权在市场,就意味着可以用很少的钱操纵股票市场,影响股票价格,这就是香港市场的特点。

巧合的是,就在2016年12月16日,辉山乳业控股股东杨凯透过其持有90%权益的冠丰有限公司从市场上购买了2476.6万股普通股,动用资金约5000万港元,令其持股量增至73.06%,同时也让市场上流通的货量进一步减少。

丰盛资产金融资产管理部分析员冯宏远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称,从辉山乳业上市开始,就一直有坏消息在市场上传来传去,但辉山乳业的股价一直都没有出现大起大落。而最近,很多沽空机构的报告也变得没有那么准确,所以浑水的报告内容是否属实,都很难判断,毕竟奶牛的产奶量究竟多少,要判断起来确实困难。

不过,很多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民企,过去一直在靠股权质押融资,冯宏远称这里“水很深”,如果股价上升就相安无事,如果股价跌,很容易就出现连锁反应。而从大环境来看,目前内地资本流出压力很大,加上资本流出变得更困难,所以未来这类民企风险爆发的可能性可能会增大。

另有市场人士透露,杨凯还是恒发洋参(00911.HK)的股东。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截至2016年2月4日,杨凯持有恒发洋参共12.33亿股,占已发行股本比例6.16%,但在2月4日,杨凯就在场外以0.068港元的价格,卖出了11.33亿股份,共套现7704万港元,而杨凯持有的恒发洋参股份仅剩下1亿股,占已发行股本比例0.5%。

恒发洋参对于很多市场人士来说并不陌生,这支股票是香港市场上著名的“老千股”,今年1月28日,恒发洋参的股票一开市就急速下跌,半小时内股价急跌94%。今年9月27日,恒发洋参宣布正式更名为前海健康,目前股价0.14港元,而这只股票在2014年6月27日上市时,上市价为1.98港元。

(本报记者王娟娟对本文亦有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