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正在逐渐恢复,预期明年会比今年更好。特别是那些能够代表中国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新经济领域会有一些结构性机会,例如物流、科技金融、高铁、大健康医疗等。”近期,摩根大通国际投资银行中国业务主管黄国滨近日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
他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海外并购即使短期遇到一些挑战,但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回顾2016年全年摩根大通的表现,黄国滨不断用“超出预期”来形容自己的感受。2016年上半年,基本没有什么IPO,香港市场情况也是一片冷清。但到了第三季度,很多大项目陆续出现。除了参与2016年全球最大IPO的巨无霸邮储银行,摩根大通还参与了中通美国上市等项目,从排名来看,摩根大通股权资本市场上与中国项目相关的排名领先。
另一方面,黄国滨也指出,摩根大通今年投行业务能够超过市场预期,在很大程度上与年初的战略布局有关。“年初以来,我们抓住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机遇期,投行部门重点布局服务中国跨境并购业务。”
事实证明,该战略确实卓有成效,今年摩根大通在中国跨境并购业务方面排名第一,参与了总价值超过732亿美元的并购。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不仅仅是未来的两三年,我觉得是一个更长期的趋势。在中国经济这么多年的发展和竞争下,企业已经到了一个走出去的阶段。现在遇到一些挑战,但是趋势是不变的。”黄国滨说。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前10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2个国家和地区的7020家境外企业进行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9619.3亿元人民币;另据Dealogic的数据显示,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跨境并购最大收购国,截止到12月中旬,中国企业已经宣布的海外并购交易总额为2193亿美元。
不过,进入2016年第四季度,“中企海外并购放缓”、“海外并购遭遇瓶颈”等声音响起。业内人士直言,当前跨境并购已经陷入中国历史上最难时期。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预期增加,监管部门对对外投资和外汇流动监管执法力度加强。另一方面,放眼全球,随着欧洲及北美政治格局动荡,反全球化浪潮兴起。市场的下一步走向值得关注。
黄国滨指出,跨境并购目前面临的挑战是综合性的,包括外汇管控以及全球政治环境。“但目前核心企业在核心产业链上的并购没有受到影响。监管机构希望制止企图将资金转移出境的投资和并购,还有利用境内外市场价差做的并购,但对于战略性并购以及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海外并购不会有本质性的影响。”黄国滨说。
展望2017年,黄国滨认为,随着中国经济逐渐企稳,市场信心增强,2017年的股本市场发行应该会优于2016年,尤其是在新经济领域。“并非所有行业都受经济增幅下降与产能过剩的影响,有些新兴行业其实发展非常好,每年的增速也非常显著,物流、科技金融等都是该领域的典型代表。”黄国滨将这些领域归纳为中国整体经济下行过程中的 “新中国故事”。
摩根大通方面表示,这一任命显示了摩根大通对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亚太区投资银行业务的持续加强与投入。
在美股芯片股大跌之际,台积电此次财报最受市场关注的是资本支出和业绩指引。
①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周累涨超49个基点 创2001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②摩根大通一季度股票交易再创新高 戴蒙对美国经济前景持谨慎态度;③贝莱德一季报喜忧参半 CEO警告:美国或已陷入衰退。
经济风向标给出了什么看法。
戴蒙称,不同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将取决于其可替代性和价格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