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24日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十光子纠缠,刷新了世界纪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陆朝阳、陈宇翱等组成的研究组打破了之前由该研究组保持4年多的八光子纪录,再次刷新了光子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
这一成果近日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并被美国物理学会《物理》网站和《自然》杂志研究亮点栏目报道。
多粒子纠缠操纵作为量子信息处理基本能力的核心指标,一直是国际角逐的焦点。
潘建伟及其同事首次实现并一直保持着多光子纠缠态的世界纪录,并系统性地应用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多个研究方向,成为国际上多光子纠缠领域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此次成果将可应用于大尺度量子信息技术,表明中国在国际上继续引领多光子纠缠和干涉度量的研究。
虽然大多数人认为美国仍然能够在该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但中国可能已经与美国并驾齐驱。
国产量子计算机迎新突破,这3只量子科技股2024年—2026年净利润增速有望超20%
量子科技新时代启航 超百家机构持仓的量子科技股曝光
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攻关,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创造性地将盒型光势阱和平顶光晶格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空间均匀的费米子哈伯德体系的绝热制备。
量子力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其中一个关键人物是法国贵族德布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