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金的需求往往制约着券商业务的发展,但今年以来券商对资本金的渴求比之以往来得更弱些。
受制于股市行情影响,以两融为主的资本中介型业务萎缩,加之2016年10月1日新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并没有对券商的资本金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今年上市券商的融资动作比之往年更显“温柔”。但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上券商掀起了新一轮的上市潮,其中赴港上市成为券商热衷的新出路。
风控新规失效?
2016年10月起《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实施。事实上,证监会今年4月8日开始就《办法》和《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当时就有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层对券商净资本的监管将进一步严格,券商将掀起新一轮的融资大战。但事实表明,今年以来,券商融资意愿并不强烈。
一般来说,上市券商较多采用直接融资方式,从期限长短看,短期融资渠道主要有银行间同业拆借、发行短期融资券等,中长期融资渠道包括发行公司债、次级债、定增等。今年以来,券商对资金的渴求程度明显小于去年。截止到12月25日,结合Wind数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在发债方面,今年以来券商发行企业债共计3787亿元,去年则达到7100亿元。同时,今年券商定增和配股也表现一般。
2016年3家券商成功实现定向增发,共计166亿元,其中东兴证券、长江证券和东吴证券分别定向融资为47.77亿元、83.11亿元和35.4亿元。在配股方面, 2016年共有3家券商实现配套募资,共募集197亿元,其中东北证券、太平洋证券和兴业证券分别配股融资34亿元、42.59亿元和120.64亿元。
“今年以来,券商PB(市净率)为2倍左右,这与历史底位有20%到30%的空间,处于历史中低位置。这意味着券商整体估值水平偏低,投资者投资券商的意愿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券商定向增发和配股的意愿并不强烈。” 某中型证券的非银金融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同时,《办法》对券商开展业务并没有太大影响,前述非银分析师表示,截止到今年第三季度,券商行业的杠杆率不到4倍,最新的监管要求为6倍,这离监管上线还有较大空间,因此券商对增加净资本的压力并不大。
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也表示,事实上,新《办法》在实际操作中比以往更为宽松,尽管政策在总体标准上没有降低,但在对净资本的计算方法上有所灵活变动,譬如可把一些业务合并起来计算。
同时,今年券商业务端对资本金的需求明显减少,也促使券商融资力度锐减。前述非银分析师解释,资本中介型业务对券商的资本金要求较高,但今年受制于市场行情和监管要求,这一领域的需求明显下滑。去年两融规模最高达2.3万亿,但今年两融规模不超过1万亿元。因此,券商的资本相对充足。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从整体而言券商对融资的需求有所下降,但个股方面还有所不同,长江证券、东兴证券、申万宏源以及国泰君安,其上市时间较晚,净资本是其短板,因此他们对资金的渴求度更为强烈。
A股PK港股 券商最爱谁?
A股券商融资需求端略显冷淡,但在登陆资本市场的大战中,券商“一点也不含糊”。
本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券商阵营就有华安证券、中原证券和第一创业3家券商成功登陆A股,分别融资51.28亿元、28亿元和23.3亿元。最近银河证券也上会通过,A股券商板块将又添一员猛将。在券商排队名单中,还有国联证券、中泰证券、天风证券、东莞证券、财通证券、长城证券和华林证券。其中国联证券已进入辅导备案期,东莞证券处于反馈状态,其他6家券商均在受理状态。
过去券商掀起上市潮,多是急需大量资金扩大业务。王剑辉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但此时券商迎来上市潮,更多的是从上市本身本来的益处考量,譬如上市有利于券商的公司治理、融资渠道的拓宽和市场影响力的提升。
在排队赴A股上市的同时,赴港上市成为一大趋势,赴港上市的中资券商有望从11家扩充至17家。9月25日至9月27日连续三天,国泰君安、中信建投和招商证券分别发布公告称赴港上市,国泰君安称拟发行不超过10.4亿股H股、招商证券正式公开发售4456.4万股H股。除此之外,平安证券、兴业证券、长江证券也都公布了赴港上市计划。
若前述6家券商能顺利赴港上市,中资券商在H股上市的版图将扩充至17家。目前香港上市的中资券商已达11家,包括中信证券、海通证券、银河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州证券、国联证券、中金公司和恒泰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其中,A+H股同时上市的券商有6家,分别是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
“客户在哪里,金融机构就需要走到哪里。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制造业需要走出去,包括券商在内的金融服务业也要随之而行。同时对于券商而言,以香港为跳板进军国际资本市场是内地券商所做出的综合考量。尽管估值较低,但香港资本市场融资便利,同时,赴港上市能能承接更多的国际化客户,拓宽交易空间和国际化业务。未来,赴港上市将继续升温。”王剑辉说。
豪悦护理的涨幅空间超16%,该股最新收盘价报55.76元,西南证券在4月18日发布的研报中给出了64.8元的目标价。
在各家券商的“金股”名单中,获机构推荐次数最多的是格力电器、青岛啤酒,均获得4家券商的推荐。
“IPO市场的全面恢复需待市场承受力、企业质量、资金面三方条件成熟。”
恒瑞医药“双艾”组合闯关FDA再受挫。“双艾”疗法被市场寄予厚望,因为这关系到恒瑞医药的创新药首次在美国市场上市。
时隔近三个月,北交所再迎IPO上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