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彭博回应人民币“报价乌龙”:数据存瑕疵 已第一时间修正

第一财经 2016-12-29 13:05:00

作者:周艾琳    责编:于舰

针对人民币“破7”的乌龙事件,彭博回复第一财经称,“收到相关数据源提供的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价(非成交价格)后,按照工作流程自动在终端上进行了更新。之后,数据源反映 相关数据存在瑕疵,彭博第一时间按照要求在终端上进行了处理”。

12月28日晚约23:00,多家媒体援引彭博社数据称:“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突破7整数位心理关口,最低触及7.0121元”。

随后在23:49,央行微博发布声明称,12月28日,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汇率在6.9500-6.9666元区间平稳运行。

第一财经记者向彭博内部人士询问“报价乌龙”的问题来源,直到12月29日约12:50,彭博回应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收到相关数据源提供的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价(非成交价格)后,按照工作流程自动在终端上进行了更新。之后,数据源反映相关数据存在瑕疵,彭博第一时间按照要求在终端上进行了处理。”

彭博在官方声明中表示,作为行业领先的金融信息与数据提供商,彭博致力于提供实时准确的市场数据。

也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报价品种太多的时候就很考验平台的管理能力了,很多报价方不存在交易在岸人民币的资质,报价可能也只是停留于报价,不存在成交的可能”。

另有华尔街人士对记者表示,“各类不同终端的报价数据来源不同,有一些则是银行提供的,需要系统对偏度较大的数据进行过滤”。

有国内券商分析师也在事发第一时间表示,彭博“破7”只是报价,并没有成交,并非实质意义上的破7。值此敏感点位,各方情绪过于敏感,一般而言的“破”,应该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系统里实质成交的价格。彭博报价抓取源原本就容易出离群点,报价又非成交价,单边报价或高或低都是常理。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