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往的惯例,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新年的第一天发表元旦致辞,事实上,这份致辞不仅仅是针对于中国平安的所有员工,同时也对外透露出中国平安新一年的策略方向。
回顾过去3年来马明哲的元旦致辞,就可以看出整个平安战略重心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背后,平安互联网金融板块孵化的内在逻辑。
最深的危机感
2013年,互联网金融风潮乍起,当年6月,余额宝诞生,恰逢流动性收紧,由此推动余额宝收益节节攀升,在高收益的刺激和引诱下,人们的申购热情也与日俱增,余额宝规模迅速膨胀。
此时,其他金融机构还没有反应过来究竟发生了什么的时候,马明哲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他在2014的元旦致辞中说到,2013年,也是平安25年来危机感最强、经营作风转变最大的一年。现代科技进步、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给传统金融业务带来了革命性影响。这对平安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这一年,他提出“科技引领综合金融”的理念,并着重向市场推“壹钱包”,是一个可以帮助客户进行财富管理、健康管理、生活管理的移动社交金融服务平台。
业务大整合
2014年,在余额宝的刺激下,互联网金融开始变得炙手可热,金融机构纷纷布局“互联网+”,而互联网企业则在谋划着“金融+”,曾经泾渭分明的两者开始向对方伸出触手。
中国平安旗下的各个子公司也开始投身到这场互联网金融的热潮中,一时间,平安内部诞生了诸多的互联网应用,犹如春秋战国。
这也令马明哲看到了内部协同的问题,在2015年元旦致辞中,他指出,中国平安的危机感来自市场、技术、客户和行业的快速变化,最大的挑战来自内部的协同。中国平安过去的成功得益于一直以来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包容的文化,未来必须继续保持高度的危机感、紧迫感。2015年,将是关系中国平安整体战略实施成效的关键一年。
而事实正是如此,2015年,中国平安内部的互联网金融板块经历了多轮整合,3月,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成立,陆金所剥离P2P业务,将其并入普惠;7月,平安付和万里通合并;8月,平安普惠又并入陆金所控股,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开启3.0时代
经过2015的业务大整合,平安内部的各个模块开启了协同发展之路,在马明哲看来,理顺了内部关系后,平安开始走上了一个新的时代。
2016年的元旦致辞中,马明哲宣布,平安已经全面开启3.0时代。在3.0时代,不再局限于平安内部的综合金融,而是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向全行业开放,携手金融同业伙伴,共同利用新科技,打造更加强大的、开放式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马明哲认为,陆金所是平安3.0时代的一个代表,而另外一个同等重要的代表是“金融一账通”和“医保一账通”,这两个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也是2016年的核心工程。
本报从中国平安内部了解到,截止到目前,平安医保构建的“城市一账通”,已经囊括医疗控费,疾病预测、防控、健康管理、电子账户、社保账户管理等,为山东、云南、北京、重庆、深圳、厦门等全国20余省份200多个城市提供了智慧医保管理服务,覆盖近60%的城市和5亿人口。
而“金融一账通”搭建的金融机构服务生态圈开放平台,已经累计与174家银行及996家非银金融及准金融机构合作,年底交易规模达到1万亿元。在面向个人用户方面,提供账户、财富、信用、生活管理四大类服务,用户规模近1.57亿,较年初增长49.9%,月活跃用户超2220万,同比增长62.0%。
另外,陆金所正式完成战略性架构整合,形成陆金所、前交所、重金所、平安普惠“三所一惠”控股架构,累计交易量突破6万亿元。陆金所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2550万,建立了包括客户风险识别标准(KYC)和资产风险识别标准(KYP)等风控体系。
危机解除了
2017年1月3日,马明哲按照惯例发表元旦致辞,与过去3年不同的,这一次,他并未明确下达具体任务,而是以感性的语言提出了“极致服务、科技创新”的两个理念,通过极致服务和科技创新,“在你身边,一路相伴”。
他认为,平安人要不断自省,“我们的服务是否时刻站在客户的角度,守在客户的身边?我们的服务水平离客户的要求和期望还有多远?新的一年,客户的每一个投诉,都是对我们的警醒和鞭策;客户的每一个点赞,都是对我们的鼓舞;客户的每一个建议,都是对我们最高的奖赏。”
尽管话语虔诚,但也透露出浓厚的自信,显然,马明哲已经成功跨越了2013年困扰他的那个危机感。
如今,平安内部已经孵化出多家独角兽公司,以平安好医生为例,该平台累计为1.3亿用户提供服务,成为国内覆盖率第一的移动医疗应用,月活跃用户数峰值突破2600万。A轮融资5亿美元,估值达30亿美元,刷新了全球互联网医疗初创企业单笔最大融资及A轮最高估值两项记录。
马明哲在元旦致辞中说,“平安好医生”日咨询量超过12万次,其中儿科咨询2.64万次,相当于3个大型儿科医院一天的门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