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勿忘比特币的风险

2017-01-05 11:00:00

作者:社论    责编:王培霖

有嗅觉灵敏的人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通过比特币买卖,可以规避外汇管制。

2017年刚刚开始,就有两条重要财经新闻占据了头条。

一个是,继银联卡停刷资本项下投资性保险、国内公司跨境并购审核升级后,个人购汇监管也开始趋严。若监管部门一旦发现“蚂蚁搬家”式的逃汇,情节严重,可处逃

汇金额30%以上等值以下的罚款。

另一个是,比特币在2017年迎来“开门红”,3日的交易价格突破了1000美元关口,创下3年来新高。

有嗅觉灵敏的人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通过比特币买卖,可以规避外汇管制。

仅从技术上来说,这似乎并不难实现,但此类巧取未必真正可行,在当前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市场尤其不应忘记比特币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所谓技术上不难,主要缘于比特币有天生的抗管制能力,封堵交易所不难,但管制比特币技术上很难做到。

比特币是一种网络货币,诞生于2009年,它基于一套密码编码、通过复杂算法产生,总量有限(2100万个)。目前许多机构声称接受比特币用来结账支付,此前有德国政府等甚至正式认可其作为一种货币形式。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市场。比特币建立在区块链(Blockchain)协议的基础上,与法定货币相比,比特币没有一个集中的发行方,而是由网络节点的计算生成,也就是所谓的“去中心化”。这种技术也使得比特币交易在全球数百万个服务器上同步进行了备份,不可篡改,无法造假。

此前本报曾经报道,通过比特币把人民币转成美元,技术过程非常简单,只需要几分钟时间,且有人真的操作过。看似简单,风险蕴含其中。简而言之,目前的比特币算不算一个好的金融投资品种,需要三思。最直接的当然是价格波动风险,比特币暴涨暴跌,币值很不稳定。比特币有一大特点就是匿名。任何人都可以建立钱包,相当于银行账户,却不需要留下个人信息。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一项运用,但这也让它成为了

贩毒、洗钱等不法活动的最佳工具。随着比特币走进越来越多人的视线,不法分子利用其匿名、免税、免监管等特点进行洗钱等违法活动,如何更好地规范比特币交易市场成

为各国有关部门监管重点。此前就曾爆发过“丝绸之路”洗钱案。

而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就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风险发出警告,包括成本不明、汇率波动、易受黑客和垃圾邮件攻击等。CFPB认为,比特币仍处于实验性阶段,且虚

拟货币账户不设政府存款保险,一旦出了问题,没有相关部门会出手相助,用户将后果自负。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则明确指出比特币的风险在于可能被用于诈骗或者是高风险投资。

在国内监管方面,2013年12月5日,中国央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禁止金融机构提供比特币交易服务,且比特币互

联网平台需要履行反洗钱义务。额度高的要对资金的合法性来源提供证明。

此外,还需要注意虚假交易风险,比特币交易平台刷量“凶猛”,甚至于“写个程序挂一晚就能把交易量从10万币刷到200万币”。这就导致普通投资者即便出高价也难

以成交的情况,因为程序自卖自买,挂出来的比特币只可能由程序自己买到。刷出来的市场繁荣暗藏风险,一旦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普通投资者将成为“韭菜”。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