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the Office of the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公布了一份关于俄罗斯介入美国大选的解密报告,指控黑客行为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授意,意在干扰公众对美国民主进程的信念,并将局面引向有利于候任总统特朗普的方向发展。
报告主要结论
俄罗斯影响2016年美国大选是其长期以来试图干扰美国领导的自由民主秩序的最新尝试。但这些行为在目标指向性、活动层次及影响范围上较以往有明显的提升。
我们认为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采取行动,对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产生重要影响。俄罗斯的目标在于削弱公众对美国民主进程的信任,诋毁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影响其竞选总统。我们进一步认为,普京和俄罗斯政府对候任总统特朗普有“明显的偏向性”。并对下列判断有高度的信心。
1.普京和俄罗斯政府可能通过败坏希拉里克林顿的声誉,并试图将其弱点公开化以达到帮助特朗普当选总统的目的。所有三个情报部门都同意上述判断,中情局CIA和联邦调查局FBI完全确信,国土安全部也对此有信心。
2.莫斯科方面的行为主要基于对两位竞选人选举前景的判断,当局面朝有利于希拉里胜选的方向发展时,俄罗斯方面就开始着手散布更多不利于希拉里选情的消息。
3.越来越多的消息在大选日后得到证实,结合11月以来俄罗斯的行为,增加了我们对于俄罗斯动机和目标判断的信心。
我们认为,一直以来俄罗斯通过网络攻击等隐蔽手段,辅以政府机构、国家媒体、第三方机构及社交媒体用户制造舆论产生影响。这次俄罗斯通过诋毁对俄有敌意的候选人干扰美国大选。
1.俄罗斯情报机构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对包括美国主要政党在内的目标发动了网络攻击。
2.我们高度确信俄罗斯军事情报机构(俄总参谋部情报总局GRU)通过黑客“Guccifer 2.0”和DCLeaks.com对外泄露了机密资料,并向媒体和维基解密独家提供了文件。
3.俄罗斯情报部门获得并保留着入侵美国数州选举委员会的通道,国土安全部认为俄罗斯并没有影响最后的计票工作。
4.俄罗斯通过宣传部门向俄罗斯及国际观众传递了信息,制造了舆论攻势。
我们认为俄罗斯在普京授意下干扰俄罗斯大选的行为在未来可能被用到其他国家,如美国的盟友,并干扰他们的大选进程。
报告内容摘要
普京下令采取行动干扰美国大选
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采取行动,对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产生重要影响。俄罗斯的目标在于削弱公众对美国民主进程的信任,诋毁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影响其竞选总统。普京之所以“诋毁”希拉里,主要因为希拉里在2011年末至2012年初攻击了其政权,他看到了并因此怀恨在心。我们认为普京、智囊团和俄罗斯政府对特朗普相较于希拉里有明显的偏向。
1.去年6月普京公开美国评论大选时避免了对特朗普的赞美,克里姆林宫认为这可能适得其反。但普京对特朗普对俄政策表示欢迎,并与希拉里对俄强硬表态进行对比,亲俄派势力则为俄罗斯在叙利亚和乌克兰的行动制造正面舆论。
2.俄罗斯认为特朗普的当选是帮助其实现国际反恐协作,打击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的契机。
3.普京在与西方领导人就商业利益交换与俄合作方面经验丰富,如前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和前德国总理施罗德。
4.大选前俄罗斯外交官曾公开批评美国大选进程,并准备对大选结果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亲俄势力甚至准备一旦希拉里胜选,就在Twitter上发动“民主安息(Democracy RIP)”的网络攻势。
5.普京和其他俄罗斯官员在大选后停止了对美国大选公平性的批评,因为俄方预计这将不利于双方建立积极的外交关系。
俄罗斯的行动是精心策划的
一直以来俄罗斯通过网络攻击等隐蔽手段,辅以政府机构、国家媒体、第三方机构及社交媒体用户制造舆论产生影响。
1.我们认为俄干扰美大选的决定是受到俄罗斯最高领导层批准的,特别是那些身份敏感的官员。
2.俄罗斯宣传攻势精心策划且不易察觉,综合运用有影响力的机构、情报机构控制的掩护组织等制造舆论混淆视听。他们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时就这样做过,当时俄向东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派遣军队和观察员,但却公开否认这一点。
对美国政治组织的网络间谍活动
我们认为俄罗斯情报机构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对包括美国主要政党在内的目标发动了网络攻击。他们对美大选初选阶段、智库及可能影响美国未来政策走向的游说组织进行了监控2015年6月,俄罗斯方面入侵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网络,并持续到去年6月。俄总参谋部情报总局GRU从今年3月起开始启动对美大选网络攻击。我们认为他们的行为直接导致了民主党官员电子邮件账户及内容被泄露。
公开披露所收集信息
我们确信GRU通过Guccifer 2.0 persona, DCLeaks.com和维基解密泄露了黑客盗取的数据信息,并向媒体提供了文件。俄方选择与维基解密合作正是看重其内容从不弄虚作假的“声誉”。
对美干扰行动影响前所未有
俄罗斯行动的目标指向性、活动层次及影响范围上较以往有明显的提升。反映其认识到通过维基解密等媒介大规模泄露美国或其他组织和个人敏感信息会产生全球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并通过事态扩大化实现价值最大化。
据前克格勃特工透露,冷战期间苏联就曾派遣情报人员、著名人士宣传、或者捏造假消息等方式对与克里姆林宫政见不合的竞选人加以攻击。数十年来,俄罗斯情报机构通过从美国政治团体收集情报,帮助俄罗斯政府了解美国当局的地区政策及关注重点。上世纪70年代,克格勃曾策反一民主党活动人士,向其汇报总统候选人吉米卡特的外交政策。
干扰大选显示俄方“新常态”
俄罗斯在普京授意下干扰俄罗斯大选的行为在未来可能被用到其他国家,如美国的盟友,并干扰他们的大选进程。情报机构将把这次行动视为成功的案例,因为他们达到了吸引公众眼球,激发民众讨论的目的。
1.普京的公开观点显示,俄方及情报部门未来可能继续使用网络攻击及适时泄露的手段,因为这可以在不损害俄方利益的情况下相对容易的实现目标。
2.俄罗斯计划对全欧洲的大选施加影响。
过去两周内,关于“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的争议甚嚣尘上。12月29号,在大选结果尘埃落定的背景下,美国总统奥巴马以俄罗斯涉嫌通过网络干预美国选举为由,决定对俄罗斯进行制裁:驱逐35名俄罗斯驻美外交官,并关闭美国境内两处隶属俄罗斯外交部的房产。
周四数名美国情报高官前往国会山,出席了由参议院军事委员会(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举办的关于俄罗斯黑客干预美国大选的公开听证会,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 克拉珀(James Clapper)将俄罗斯的疑似“干预”行为定义为超越传统间谍界限的,试图颠覆美国民主的“尝试”,认为在整个大选的进程中,美国遇到了前所未见的激进和直接的干预行为,他比以往更为确信俄罗斯卷入了这些网络攻击中,俄罗斯对美国构成“威胁”。
周四奥巴马已经获得了这份“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进程”的报告。周五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与情报机构主管进行了会面,特朗普并没有对其这份评估进行表态,只是坚持认为黑客行为没有影响最后的大选结果。不过特朗普承认俄罗斯及其他方面确实存在对美实施网络攻击的行为。
无人机以6至12架为一组飞行,目的是让防空系统无法及时应对。截至目前,所有无人机均被击落。
俄罗斯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但是在涉及安全、防御或军事联盟的问题上,俄罗斯的立场则完全不同。
双方会晤的时间和地点将在未来工作取得进展后公布。
《理性选民的神话》直到今天仍然非常值得参考,它主要从经济学的视角考察了美国选民票选制度的运行情况,以及人们对这一制度的认识和研究。
1月15日上午,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使用高精度武器对乌克兰关键的天然气能源基础设施目标进行了集中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