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消费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银泰私有化 一块效益最大化的试验田

第一财经 2017-01-11 21:47:00

作者:王如晨    责编:彭海斌

“试验田”更深的意义是,银泰虽不会大规模遍地开花,但它现有的业态、模式及体量,可为阿里平台创新尤其新零售模式落地提供合适的样本。一旦运营有成效,沉淀为解决方案,阿里应该会将这一模式进一步复制。

1月10日,阿里子公司与银泰创始人沈国军的全资公司,宣布联手启动银泰私有化进程,双方共同出资约177亿元人民币,溢价高达53.59%。

考虑到这是一家传统的百货业态企业,这代价实在不低。

阿里为何此时启动银泰私有化进程?它对于行业有哪些意义?

其实阿里主要就一个目的:它需要掌握一家能自主决策的百货业态企业,以便为其打造“新零售”模式提供一块落地的试验田。

称之为“试验田”,可能有人觉得有些轻视,并非如此。个人认为,阿里收购银泰,虽经历了投资到控股变化,私有化后应该还会控股,但这并不意味着,阿里从此要全面进军百货业务。就算阿里用互联网模式成功改造了银泰,后者也不可能在全国遍地开花。阿里不可能这么做,这与其开放平台的定位相悖。而且,相比一个庞大的平台,银泰的店数再扩充一倍,也难以匹敌。

“试验田”更深的意义是,银泰虽不会大规模遍地开花,但它现有的业态、模式及体量,可为阿里平台创新尤其新零售模式落地提供合适的样本。一旦运营有成效,沉淀为解决方案,阿里应该会将这一模式进一步复制。

那为什么一定要私有化呢?有人会认为阿里投资银泰已经有一段时间,如果是试验田性质,没有必要付出如此高溢价去私有化。但笔者认为,此举不但有必要,而且还很紧迫,主要基于以下两层考量:

首先,新零售模式的探索,面前没有参照物。阿里已置身于一个行业演进的无人区。它的探索既是自身发展的诉求,也是行业赋予它的责任。其探索隐含巨大的成本风险,也充满许多不确定性。但它已身不由己,没有退路。

在马云那里,纯电商不会有未来,新零售一定要融入线下生态。这意味着,阿里的探索,必须有实体单元做依托。而且,这个实体单元必须纳入阿里整体探索的风险体系,敢于承担,属于一种命运共同体。如果银泰保持着上市公司状态,考虑到市值管理,它需要兼顾太多投资人的利益,不可能完全融入一个充满风险的探索进程。

说白了,阿里就是需要一个能自主决策的实体盘子。银泰私有化应该早在它的计划当中,甚至包括接下来的高度控股,也符合逻辑。

你可能会说,当初阿里已投苏宁云商成了二股东,为何不利用后者的盘子呢?显然这不可行:一是阿里不可能左右苏宁的独立决策,想重金投资,盘子太大,代价过高,且以苏宁董事长张近东的个性,也不可能同意;就算张同意,也很难通过审核;二是阿里与苏宁合作,更多集中在3C品类、供应链与物流等层面,目前并非全品类、全业态,双方在底层数据、用户方面并没有真正融合。

其次,阿里零售事业正持续进行结构优化与转型。淘宝生态丰富,适合向生活方式转,天猫则强化对优质品牌商家与供应链的影响力。由于淘宝平台带有一定话题风险,在可见周期内,天猫规模化会继续成为主旋律。

因此,线下那些对于品牌商家具有整合力的百货业态,于天猫来说,就有一定的战略性价值。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体量、在核心城市有所布局的资源。

考虑到京东的速度与冲击力,再加上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诉求,天猫不但需要规模,更需要模式更新。而且,就时间来说,已经相当紧迫。因此,可以这么说,面对一家传统企业,阿里愿意那么高溢价参与银泰私有化,应该是传递了一种迫切性,后者一定带有强烈的工具性用意。私有化之后,阿里应该还会有更多渗透行动。

截至这一消息公布,阿里面向新零售的线下资源拓展基本已告一段落,它相当完整,并具有结构魅力。其一系列布局背后的用意笔者解读为:

1.投资银泰,将其私有化之后,阿里在百货业态就有了更加核心的支撑,百货业态是大零售概念具有更大线下辐射力与品牌影响力的板块。银泰的体量恰到好处,它不断探索的精神,也有助于阿里未来沉淀下丰富的新零售经验,并可以影响到供应链、物流一端。而向下同样可以触发物流与庞大的用户群。这个融合进程,会将阿里过去17年的技术与商业积累释放出来。

2.投资苏宁,更多是一种战略性的博弈。双方从竞争对手变成联姻伙伴,消除了许多竞争压力,并且在供应链、品类拓展、流量、物流等方面可以产生集约化效应。当然,还有一层是,应对京东的冲击。

3.投资三江购物,成为二股东。这一布局侧重的是超市,考虑到商超的未来,可以说带有战略性意义。与之对比的是之前京东收购永辉,并与沃尔玛建立了战略合作。

所以,从线下实体板块资源的结构看,阿里基本上已经有百货、3C连锁、超市三大业态。加上它自己的整个淘系生态,可以说,其已经是中国乃至全球生态最多元、丰富的商业组织。这为马云提出的“五新战略”尤其是“新零售”,提供了拓展的基础与空间。

当然,新零售不可能是简单的物理汇聚,一定是要发生化学反应。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真正形成一种可以复制的商业模式,一定会经历相当长一段时间。

马云与沈国军多年交好,阿里与银泰的合作前瞻性与深度远非其他案例所能比。行业里有许多线上线下合作的案例,但达到这样开放度与深度的极少见。甚至包括阿里与苏宁的联姻,都远不如这一案例更深入。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共同的趋势判断、危机感,没有一种近似的价值观,没有开放的企业家精神,几乎不太可能出现这种合作。

去年6月,阿里完成对银泰商业的换股,正式成为银泰商业大股东。它的重视程度一眼便知:阿里CEO张勇亲自兼任银泰商业董事局主席。

说到银泰的战略价值,张勇曾说:“银泰是阿里巴巴进行零售商业线上线下融合创新的平台,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时代,如果说阿里巴巴是空军,那么我们需要寻找一个陆军伙伴形成一体化力量,这个陆军伙伴就是银泰。”他还强调,阿里将从“人”(用户营销)、“货”(商品运营)、“场”(商场)三方面,帮助线下百货拥抱数字经济。

私有化势必能够进一步强化双方融合的效率,第一波强化通过“会员通”整合在线与线下的消费者数据,通过“服务通”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通过“货品通”来提升库存效率以至销售流转;第一波,将会形成真正意义上适应中国的新零售商业模式,为全面复制奠定基础。

(作者为夸克传媒创始人)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股票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