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国资国企改革在2017年将进一步深化,并加速推进,也同时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制。
1月15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上海市市长杨雄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7年上海将加快推进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推进产融结合。
相较而言,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指出,上海将推动一批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推进一批国企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
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是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上海市国资委主任金兴明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未来五年的上海国资国企改革,首先是要着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将全面完成市管企业公司制改革,加快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和核心资产上市,上市企业占竞争类企业总量“十三五”末力争超过50%。
目前,上海国企的整体上市和核心业务资产上市的企业,分别达到竞争类产业集团总数的1/3。
根据“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上海的市管国有企业分为竞争、功能和公共服务三类。其中竞争类企业以效益最大化为重点,也是上海地方国有企业的主体。
数据显示,竞争类企业户数占上海地方国有企业总户数的72%、资产总额占89%、从业人员占86%、利润总额和营业收入均达到96%。
上海也在积极支持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企业调整为竞争类。2015年,申能集团就从公共服务类企业,调整为竞争类企业,并确立其面向全国发展的综合性能源企业目标。
作为推进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的前提,目前,企业集团的公司制改革已基本完成。
杨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16年上海已经制定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制的操作指引,基本完成企业集团公司制改革,实现国有金融企业的国资统一监管,规范国资流动平台运作,75%的国有资产集中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等领域。
2013年底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推出以来,上海国资国企的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得以加速推进。
基于国资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杨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7年上海将开展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试点,以完善功能类、公共服务类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考核、激励和评价机制。
杨雄同时表示,2017年要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制,进一步落实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准入、平等发展的改革举措。
家族企业的未来,在于能否成功构建一套“可均衡配置、可及时纠错、可体面退出”的动态稳定体系。
锚定上海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坚持不懈提升气象科技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希望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新时代新征程挺立潮头、大显身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进一步凝聚起府院联动的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坚持全市一盘棋,上下同欲、同频共振,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调度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