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阿里云连续第7个季度同比增速百分比超三位数,从亏损收窄的趋势来看,这个被视为阿里巴巴未来新增长引擎的业务有望很快迎来盈亏平衡点。
阿里巴巴集团24日晚间发布的2017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截至2016年12月31日)披露,云计算业务营收为17.64亿元,同比增长115%,付费用户数量达到76.5万,同比翻番。但该业务仍亏损3.39亿元,与上季度的3.98亿亏损额相比进一步收窄。
与云计算(增速115%)、数字媒体与娱乐(273%)这些新兴业务保持高增速相比,阿里核心电商业务的增速保持更加难得,财报披露,该季度阿里中国零售平台收入465.76亿,在总收入中占比87%,同比增速达45%。
究其原因,阿里巴巴CEO张勇提了一整年的“内容化建设”终于在财报中有所体现。该季度月活跃用户数达到4.93亿,比上个季度增加了4300万,且“客单价”(每位活跃买家对中国零售平台的年度收入贡献)由上年同期的184元上升到本季度的241元。淘系平台上越来越丰富的内容增加了用户的黏性与转化率。
“长尾”与大客户并进
第一财经记者从阿里云方面了解到,云计算业务的盈利模式相对简单,主要来自客户的使用费用,因此付费用户数的增加是衡量云计算业务的一个重要标准。财报披露,云计算业务付费客户数量增至76.5万,比上一季度增加11.4万,比上年同期则增长一倍。
实际上,这也是阿里云去年年底对旗下产品实施降价的底气所在。在这个报告期内,阿里云连续两次降价,分别是在2016年10月的杭州云栖大会和12月的广州云栖分会上,10月份核心云产品甚至最高降幅达50%。
与外资云计算厂商亚马逊AWS、微软Azure相比,阿里云在产品价格上本身就有优势,更突出性价比,降价策略一方面在AWS与Azure均已进入中国的竞争格局下进一步巩固阿里云的优势,另一方面不难看出其实现盈利的迫切。
根据财报,该季度云计算业务运营仍亏损3.39亿元,上一季度(截至2016年9月)该数字为3.98亿,而在2016年6月30日阿里巴巴首次按业务分布披露财报时,云计算当季度亏损为4.39亿元。在运营亏损逐季度收窄与营收不断增长的双重趋势下,阿里云在下一个季度迎来盈亏平衡点将可期待。
一直以来,AWS和Azure服务的重点对象是大公司与跨国企业,而阿里云对外宣称其客户更多来自中小企业与初创公司,特别是围绕阿里巴巴生态圈的创业者。但实际上,价格相对敏感的中小客户是利润的“长尾”贡献者,讲究薄利多销;而大客户的单笔营收贡献更大。在主力服务中小客户的同时,阿里云在两条腿走路,积极拓展大客户。
近两年,阿里云的触角伸向了公共交通、金融、健康、能源、制造业等领域中的大客户,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增长点是各级政府机构。在这一轮“互联网+”声势下,地方政府一方面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目标下引入云计算,同时也将自身部分政务搬到了云端。在国家信息安全这一重要因素下,国有的云计算厂商将享受到外资厂商较难触及的政策红利。
在国内公有云市场占据半壁江山后,阿里云该季度内启用了日本东京、欧洲和澳洲数据中心,完成对世界主要互联网市场的基础设施覆盖。但对海外客户的覆盖仍处于起步阶段,更多是伴随服务“出海”的中国公司。
内容化电商建设
一个微小的变动反映出阿里巴巴在内容化电商建设上的迫切心思。就在1月11日,淘宝头条做出微调,2017年将重点扶持优质测评类账号和内容,予以政策倾斜。相关负责人当时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给出的解释是,测评内容相对更加优质,用户“种草”强需求,“我们更关注品牌的长期效果,而不只是转化率。”实际上,此举的直接目的是将提升内容营销的转化率。
除了改造线下,让天猫去整合拓展新零售外,张勇2016年说得最多的就是内容化建设,从“淘宝造物节”到直播,目的是增加用户使用(手机淘宝App)时长,进而提升与效果广告直接相关的点击率。
该季度财报中最能反映内容建设效果的有几个数字,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零售平台的移动月度活跃用户数增长至4.93亿名,较上季度的4.5亿净增4300万,环比增速达到10%,而上一季度的环比增长只有5%。在电商用户整体增速明显放缓的趋势下,这一月活跃用户数的增长尤为难得。
另一方面,每位活跃买家对中国零售平台的年度收入贡献,由上年同期的184元人民币,上升到本季度的241元人民币;每位移动月度活跃用户对移动收入的贡献,则由上年同期的108元人民币,上升到本季度的166元人民币。对应的本季度,中国零售平台的移动端收入为324.51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同期增长73%;移动端占中国零售平台的整体收入达到80%。
由于营收由GMV(总交易额)乘以货币化率构成,而GMV可以拆解为活跃用户数与“客单价”的乘积,因此上述几个数值的提升直接对营收构成了利好。
阿里云方面表示,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千问3的部署成本大幅下降,仅需4张H20即可部署千问3满血版,显存占用仅为DeepSeek-R1的三分之一。
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纯利47.8亿元,同比增长1.8%。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汽车交付量将介乎91,000至93,000辆,按年增加约317.0%至326.2%。
价格战下,宁德时代营收近十年来首次下滑。
我国AI人才缺口达500万人,人工智能专业在校生仅约4万人;杭州:开展阿里巴巴集团云和AI投资计划本地配套供应商摸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