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CFV十年·全球金融风云人物】伯南克:危机彰显行动的勇气

第一财经 2017-01-29 09:37:00

作者:周艾琳    责编:于舰

2008年,那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令人难忘,而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正是这场危机的见证人和营救者。对于伯南克而言,QE是他在长期对危机理论研究后作出的决定,他表示即使时光倒转,仍会选择实行QE。

2008年,那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令人难忘,而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正是这场危机的见证人和营救者。

伯南克走马上任刚满两年,金融危机便即扑面而来。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面前,伯南克果断执行“非常规过逼政策”,通过三轮大规模量化宽松(QE)美国经济由负增长的几近崩溃推向目前的持续复苏。2014年2月,伯南克结束为期两届的联储主席任期,也就在2013年底,他再次准确抓住时机,拔剑出鞘完成最后一击——宣布退出QE,也为他的任期画上了可以称为圆满的句号。

卸任美联储主席一职后,伯南克也没闲着,“现在生活很不错,我妻子也在教书,我也加入了布鲁金斯研究院,我也刚写完一本新书。”伯南克在2015年的一次论坛上笑称。这本书的名字便叫做《行动的勇气》,也是伯南克的回忆录。

金融危机的“见证人”

对于伯南克而言,2008年那场全球金融危机对伯南克而言“真是痛苦”。

去年伯南克曾到访上海,并分享了危机时期的经历。“其实我受任时从未想到自己竟然会遇到这种危机。2006年,美国经济还不错,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因此我就毅然决然接受了美联储主席的职位。”

回首2008年,雷曼兄弟轰然崩塌,市场恐慌情绪高涨。“处理雷曼兄弟的问题对我而言真是痛苦,但由于没有收购者能承担雷曼的债务,因此雷曼只能破产。但此后美联储联合财政部救助了美国国际集团(AIG)。和雷曼不同,作为保险集团的AIG拥有不少抵押物,因此我们出面拯救AIG,延长了850亿美元紧急贷。”伯南克回忆称。

其实,伯南克不仅带领着美联储在艰苦地抗击危机,更是肩负了政治责任。他坦言,当时美国前总统布什对此救助方案表示怀疑,在他向布什总统报备救助计划时,布什问“你还有什么别的选择?”他回答,“只能这么做。”布什最后只有表示支持。

三轮QE

对于伯南克而言,QE是他在长期对危机理论研究后作出的决定,他表示即使时光倒转,仍会选择实行QE。

其实,当伯南克在MIT(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时,便专注研究货币体系,他发现危机的两大肇事方便是——货币供应不足和通货紧缩,因此在2008年危机时,美联储希望保证货币供应充沛,并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此助力金融系统,这便有了QE。当然,为了不使经济过热,还要设定一个通胀目标。(当前美联储的通胀目标是2%,也是衡量加息的指标)

说到通缩,伯南克回忆称,“上世纪30年代,货币体系崩溃,物价每年以约10%的速度下滑,根本没人买东西,企业也无意投资,因此通缩是当年的大敌人。”

对于央行而言,降息是常规货币政策,但在2008年年底,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已砍至接近于0,“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

回忆起过去的三轮QE,伯南克表示,“在实行QE1后,我们稳定了金融市场,2009年下半年经济开始复苏。此后,我们仍然担心通缩风险,因此我们进行了QE2和QE3。我们认为QE对美国经济有利,尽管QE不是万灵药,但QE的确帮助了美国经济,美国的复苏比欧洲、日本都要迅速,当前完全不存在如欧日的通缩风险。”

相较之下,在30年代大萧条中,弗里德曼认为,当时美联储没有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使得本来可以在1930年就结束的大萧条反而变得更加严重。也正是通过对30年代危机的学习和了解,美联储在2008年危机时积极展开行动,因此对于危机的学习认识很重要。

开启“后美联储时代”

2015年3月卸任后,伯南克正式加入PIMCO担任高级顾问,他也仍然衷于学术研究,定期会在布鲁金斯研究所撰写博客,钻研时下热点的经济金融问题。

近期,他也对于负利率以及美联储未来的政策工具进行了探讨。在伯南克看来,虽然货币政策不可孤军奋战,但因无法保证财政政策制定者届时一定会“出手相救”,如果下一轮危机来临,央行们还能有哪些工具?

伯南克似乎更倾向于将提高通胀目标作为美联储未来的政策工具。他认为,这其实和负利率实质上有相同的效果。根据经济学理论,真正影响总需求的是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通胀率,通胀目标是预期通胀率的重要引导指标)。

伯南克认为,负利率比上调通胀目标更好执行,欧洲和日本的经验证明,宣布负利率后,新利率可以相对迅速地传导到其它利率和资产价格。但上调通胀目标比负利率给央行留下的操作空间更大。

无独有偶,IMF前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曾建议将通胀目标上调至4%,这样在名义利率为零的时候,实际利率最低可达-4%。相较之下,负利率会给货币基金、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造成冲击,长期保持负利率会造成巨大的成本,同时损害银行和金融体系的货币政策传导功能。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