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特朗普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中美经贸关系存在着“确定性”及“不确定性”。“确定”的是特朗普将在经贸领域采取强硬的立场;“不确定”则是他对华经贸强硬立场的具体实施方向。考虑到“特朗普现象”是美国政经生态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集中体现,因而关于其可能的政策行为,仍需从过去的脉络当中梳理出来。
据此,本文梳理2005~2015年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以便获得特朗普对华经贸政策方面更为确定的信息。
反倾销起诉主体:行业的“领头羊”
在2005~2015年间,共有68家美国企业发起76例对华反倾销案件。通过梳理,我们发现了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的某些共性。从起诉主体和被起诉主体观察,美国对华反倾销起诉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一对多。“一”即为对华发起反倾销诉讼主体一般以一家美国公司为主,具有明确的起诉方。具体而言,76例对华反倾销案件中,共有72例由一家企业单独发起,涉及64家美国企业,包括美国钢铁、AK钢铁及卡尔冈炭素公司等;2例由行业协会或联盟发起,分别为金刚石锯片制造商联盟和美国学校纸供应商协会;剩下2例由企业和协会联合发起。“多”则表现在反倾销诉讼案件中被起诉方一般涉及所有该产品的制造商及出口商。
其次,发起主体及被起诉主体的不对称性。美国发起诉讼的公司多为跨国企业且为行业巨头,而被起诉主体则主要是中国境内的制造商及出口商。
一方面,从反倾销诉讼发起主体看,美国发起对华反倾销诉讼的主体一般为行业巨头。譬如,在钢铁行业摩擦案件中,美国钢铁、AK钢铁曾多次发起诉讼;在太阳能设备贸易摩擦案件中,太阳能世界公司则为主要的发起者。这主要是由于相对于行业其他经营主体,行业巨头能够从贸易保护行为中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行业巨头发起反倾销诉讼的意愿更强;同时,相对于行业其他经营主体,行业巨头具有更强的信息收集及游说能力,加大了由行业巨头发起的反倾销诉讼立案及成功的概率。
另一方面,从被起诉主体看,民营及国营企业是涉案主体。一般而言,对美出口较多的涉案企业具有较强的应诉意愿,而出口份额相对较少的企业搭便车动机较强,应诉动机不足。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反倾销调查实行分别税率:申请应诉的企业往往能够争取较低的税率甚至零税率,而没有应诉或拒绝进一步配合的企业则面临着统一税率,而统一税率通常畸高,被称为“惩罚性税率”。
反倾销诉讼行业特征:垄断性行业
从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的行业特征看,钢铁、化工等重资本行业是重灾区,其中化工行业内又以低端化工品为主,其次为造纸、纺织、家具等轻资本行业。具体而言,76例反倾销案件中,30例分布在钢铁行业,21例分布在化工行业,5例分布在造纸行业。
从美国对华反倾销行业分布看,我们发现了以下规律:
首先,全球性产能过剩的行业是反倾销的重灾区,典型的比如钢铁行业、化工行业中的大宗品(化肥、化纤、合成橡胶等)、太阳能光伏产业等。一方面,从中国出口企业来说,国内市场无法消化过剩产能时,出口成为企业解决过剩产能的途径之一,而“低价”是倾销行为认定的要件之一;另一方面,从美国企业来说,保护国内市场也是缓解自身相关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途径之一。
其次,美国本土失业严重的行业是反倾销的重灾区,如钢铁、化工、纺织等行业。增加就业是美国对华进行反倾销诉讼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因此具在失业较为严重的行业其有较强的动机发起反倾销起诉。以钢铁业为例,2003~2015年期间,美国钢铁工人数由2003年的69040下降至2015年的64280,其在全部就业中的占比也由2003年的0.53‰下降到了2014年的0.44‰,由此折射出全球竞争压力下美国钢铁行业生存的困难。
再次,集中程度高的行业是反倾销的重灾区。从美方对华反倾销诉讼行业分布观察,寡头垄断行业易成为重灾区。一方面,受公平相容约束的影响,集中程度越低的行业中,单个企业发起反倾销诉讼的可能性越小;而行业集中程度高的行业,该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具有较强的动机发起反倾销诉讼;另一方面,信息是利益集团游说决策者的关键筹码,集中程度高的行业不仅具备信息收集优势,同时相关利益集团合作意愿及便利性都远高于集中程度低的行业,这也加大了集中程度高的行业发起反倾销诉讼立案及成功的概率。
如果进一步循着往往在美国高集中度的行业中易于发起反倾销的逻辑进行梳理,那么,铝及钢铁行业、石油与天然气行业,以及汽车行业、智能手机、制药业、软件行业、行动电话网络服务、和电脑操作系统、有线电视服务、娱乐业等在美国都属于高集中度的典型行业。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美国这些行业领头企业在对华贸易方面发难。
反倾销诉讼的区域特征:制造业中心
在总共76例美国对华反倾销诉讼案件中,俄亥俄州占据9例、宾夕法尼亚州和伊利诺伊州分别占据7例、佐治亚州占据6例。对比我们2016年8月12日发布的《美国国会议员对华经贸观点全透视》中的鹰派议员分布图发现,二者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即对华持“鹰派”经贸观的议员也主要分布在制造业中心,如俄亥俄州、伊利诺伊州等。
从反倾销区域分布图看,我们发现以下规律:第一,制造业中心是对华反倾销诉讼多发地。全美国范围内,发起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区域,一般也是全国制造业中心。具体而言,对华反倾销案件高发地分别为俄亥俄州、伊利诺伊州、宾夕法尼亚州、佐治亚州、印第安纳州、路易斯安那州、得克萨斯州、阿拉巴马州及加利福尼亚州,这10个州中,有7个州的制造业占比位于全美前十。
值得注意的是,北卡罗来纳州虽然也是制造业中心,但其却并非对华反倾销案件的高发地。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产业差异所致:与伊利诺伊州、俄亥俄州等传统制造业中心不同,北卡罗来纳州优势产业集中在生物科技、信息等新兴制造业,而这些产业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并不足以对其构成威胁。
第二,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比高的区域也是反倾销诉讼高发地。增加就业是美国对华发起反倾销诉讼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制造业就业人数越是集中的区域,其发起反倾销诉讼的动力越强。通过观察制造业规模与制造业就业人数可知,二者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从而导致制造业就业相对规模与反倾销诉讼也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小结与政策启示
首先,从反倾销所涉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全球过剩、美国集中程度高、失业程度较高的行业。具体而言,需重点关注铝、钢铁、化工、汽车及太阳能等行业。
其次,从美方提起反倾销诉讼的企业主体看,企业一般为同业领先者,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及游说能力。据此,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美国行业领先者,同时重点关注曾多次对华发起反倾销诉讼的企业如美国钢铁、AK钢铁、太阳能世界公司等。
再次,从发起反倾销的区域看,需重点关注制造业集中并且拥有大量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州,同时结合“鹰派”议员所分布区域,特别关注俄亥俄州、伊利诺伊州等。
最后,从被提起反倾销诉讼的企业主体看,被诉的国内企业信息搜集能力偏弱,且因缺乏专业知识导致应诉意愿较弱,建议采取措施,加强相关行业生产商与出口商应诉知识及其他相关内容支持。(鲁政委系兴业银行、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微信公众号
中国医用CT球管产业起步较晚,产业处于发展期。受进口产品冲击,国内产业经营困难,产业竞争力受到不利影响。
自2025年4月4日起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中方愿与美方共同努力,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加强对话,管控分歧,促进合作,为两国工商界开展务实合作营造公平、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中美之间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双方应切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加强沟通、建立互信,排除干扰、克服障碍,推动中美关系好起来、稳下来。
去年10月,不顾各方反对,欧委会执意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