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大家现在都不爱吃巧克力了?不然为什么可可这个大宗商品价格目前已跌至十年来新低?
行情数据显示,截至2月11日,纽约洲际交易所(ICE)可可基准合约触及每吨1928.5美元,跌至自2007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可可期货价格创十年来新低。
事实上,纽约可可期货价格自2016年8月以来便一路下跌,从2921美元/吨跌至1928.5美元/吨,跌幅高达34%。同时伦敦可可期货昨日也触及每吨1598英镑,跌至2013年7月以来新低。
据可可交易商表示,此次可可期货价格下跌主要是因为供过于求,一方面可可产量和供应充足,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健康意识加强,对巧克力越来越挑剔,致使巧克力消费出现大幅下滑,令可可市场需求逐渐减弱。
从供给面看,国际可可组织(ICCO)公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15-2016可可年,世界可可总产量为403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1.7万吨降幅为5.1%。季末库存总量为147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5万吨。即便产量和库存均有所下降,许多贸易商仍然预计今年的可可豆将供应过剩。
同时,由于上个种植季干燥的季节性热风有所减弱,西非农作物获得大丰收,“天气条件逐渐改善,这也加剧了对可可豆的抛售”,新加坡Phillip Futures软商品交易员Wifred Chong表示。
路透社今年年初曾报道,因全球最大可可豆种植国科特迪瓦政府达成协议,平息国内武装暴动,国内政局趋于稳定,英镑下跌,重压纽约可可市场。科特迪瓦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产国,占据全球供应量的2/3以上。
从需求面看,目前,全球几乎所有巧克力制造商都面临着市场停滞和消费者信心下降的问题。Chong认为,可可需求基本面相对疲软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出于对健康的保护和对体重的控制而逐渐减少食用巧克力。
美国最大的巧克力制造商好时(Hershey Company)近日发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其净利润比同期的2.28亿美元降至1.17亿美元,同比减少近一半。据IRI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在过去两年内的巧克力销售量几乎没有增长。
就中国方面而言,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巧克力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我国巧克力市场人均消费量远低于世界水平,从2015年起,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巧克力的销售额开始呈下降趋势,截至2016年,中国巧克力零售量总体下降4%。
事实上,由于气候变化原因,可可价格曾在2011年至2015年间创下连涨纪录,截至2015年,可可价格飙升了60%,这迫使好时和Lindt&Spruengli AG等世界各地巧克力生产商为其产品付出更高的成本。当时,荷兰合作银行发表观点称,预计高昂的价格会刺激产量的增长,而这将导致可可市场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的局面。现在看来,很有道理。
不仅是消费趋势、旅游目的地在变化,近年来旅游人群也在变化,成为地方发展旅游业的新空间。
稳就业稳经济五方面若干举措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将指导限购城市,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若干举措的出台实施将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能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商务部将推出细化举措,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强大国内市场更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
今年上海“五五购物节”是六年来消费补贴政策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届,从家电到汽车、从商品到服务,从国内消费者到入境游客,有全方位政策优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