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记者梳理31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发现,山西省、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地当年财政收入陷入负增长。
根据《关于山西省2016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山西预算报告),2016年山西省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56.96亿元,同比下降5.2%。
《关于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自治区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新疆预算报告)称,新疆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降2.4%。
《关于黑龙江省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则披露,2016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148.4亿元,同口径下降1.1%。
按照财政部先前披露的2016年财政收支情况,2016年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2%,同口径增长7.4%,上述三地收入增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比照上述三地在2016年初的预算目标,山西好于年初预期,而新疆和黑龙江则不及预期。
山西2016年初预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7%,最终同比下降5.2%,而新疆和黑龙江年初预期收入增速分别为5%和1.8%,但最终均为负增长。
其实,三地财政收入增速负增长与当地经济增长陷入困境密切相关。
比如,山西省省长楼阳生作2017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全省经济虽然呈现低位企稳、稳步向好的态势,但仍没有走出困难时期,多年积累的“一煤独大”结构性矛盾、“一股独大”体制性矛盾、创新不足素质性矛盾远未从根本上解决,企稳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也是相互交织、错综复杂。
辽宁省虽然去年经济负增长(-2.5%),增速全国垫底,但由于2015年挤掉虚增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下滑33.4%,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4%。
2016年预计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低于预期1.5个百分点,也低于全国平均经济增速,全国排名靠后。
另外,2016年地方大力推行减税降费也影响了当期财政收入。
比如黑龙江省落实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等结构性减税政策,2016全年减税降负107亿元;采取停征、扩大免征范围方式,调整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21项,进一步减轻社会负担1.2亿元。两项减税费规模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近10%。
尽管上述三地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陷入负增长,但均预测2017年收入能扭转颓势,转负为正。
山西预算报告称,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7亿元,同口径增长6%。新疆预算报告表示,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建议安排1363.9亿元,同比增长5%左右。黑龙江预算报告则预计,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3.8亿元,同比增长3%。
虽然上述三地2017年经济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不过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
比如黑龙江预算报告在谈到2017年挑战时称,黑龙江省经济转型仍处于油煤粮木传统产业领域集中负向拉动与培育新动能、新增长领域相互交织、相互赛跑的关键时期,能源工业波动,大庆油田减产,营改增、结构性减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减免等政策性减收,将给全省财政收入带来一定影响;与此同时,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提标等增支政策,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等其他硬性支出增加较多,都需要有力的财力支撑,全省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另外,辽宁省2017年预算报告也表示“财政收支矛盾仍将十分突出,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积极财政政策正不断加力
加速拓展“一带一路”航线市场,也是疫情后内地航司在做的。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煤炭产量长期占全国总产量的1/4以上。近20年来,内蒙古的煤炭工业迅速崛起,形成了与山西“轮流”担当煤炭产量第一省的格局。
“质量增信”成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质量强链中的关键策略,将质量提升与企业信誉建设紧密结合。
14日,克拉玛依与36家政府单位、知名算力企业、科研院所签署算力战略合作协议,涉及智算项目建设投资金额143.73亿元,拟建设智算规模达到6.8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