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爱情存单”成情人节网红产品 噱头大于收益

第一财经 2017-02-14 12:24:00

作者:夏心愉    责编:吴茜

第一,不同的银行给出的存单利率不尽相同;第二,即便是其中定价偏高的银行,给出的存单收益率仍没超过个别中小银行的一年期定存利率上浮定价。

“大众版:存入9233.03元,明年到期本息合计9420(就是爱你);

小资版:存入12884.29元,明年到期本息合计13145.20(一生一世我爱你);

富豪版:存入50980.78元,明年到期本息合计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

土豪版:存入493015.4元,明年到期本息合计520999(我爱你天长地久)。”

今天是情人节。以上是多家银行“傍”上情人节的契机正在热推的一款一年期存单产品。从往年的订制款理财产品、实物黄金,再到今年这款巧取到期本息金额谐音的定期存单,情人节已成为银行们揽储酣战的一大契机。

“领导要求我们都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我们就是想刷爆朋友圈,凡是肯花钱哄女朋友开心的男士,都是我们的潜在客户。”某正在推广此产品的银行一名基层行员工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们的目标,是通过这次创意营销,吸引年轻客群,以及吸引资金存在其他同业机构的潜在客户。

“还真有女士把产品的H5页面转发给她们先生或男友的。”她打趣称。

这款“爱情存单”已然成了网红产品。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邮储银行、哈尔滨银行、云南红塔银行等,都采用了同样的存单到期金额谐音创意。

其中,民生等多家银行都是由总行统一设计规划此产品,分行落地营销,并具有一定可浮动的定价空间。

噱头大于收益

除了讨口彩示爱,投资人最关心的莫过于存单收益率是否划算。

第一财经记者收集多家银行同类存单产品信息发现:第一,不同的银行给出的存单利率不尽相同;第二,即便是其中定价偏高的银行,给出的存单收益率仍没超过个别中小银行的一年期定存利率上浮定价。

某第三方理财机构产品研究总监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营销与运作是两码事,最赚吆喝的产品未必最赚钱。”

如下图所示,从正在发售的此类存单产品来看,不同银行给出的定价不同,基本可分为两档:一年期利率1.95%和2.025%。相对于目前银行一年期定存基准利率1.5%而言,相当于上浮了30%-35%。

值得注意的是,在银行揽储难的大背景下,据第一财经记者就公开数据统计,绝大多数银行都对一年期定存利率进行了上浮,超过七成银行上浮比例达到或超过30%。换言之,那些打着情人节“爱情存单”的招牌、却将利率设在1.95%的产品,就定价而言,和业内多数银行相比并没有竞争力;而后者还是常设利率,即便不是情人节,在其他时间点都可以获得同样的利率上浮。亦即,这款存单产品除了噱头,银行缺乏实打实的让利。

此外,中小银行中也不乏定存利率上浮较高者,如宁波银行、广东南粤银行等,一年期定存定价本就为2.025%,相对于这款情人节专供的“爱情存单”具有同等竞争力,且在金额选择和流动性方面更为自由。

不过,这种“缺乏实打实的让利”,或许正符合一些银行的获客策略。上述正在推广此产品的银行基层行员工说,恰恰是那些对小幅价格波动不敏感的、追求浪漫的年轻客群,才是她们真正想吸引的“优质客户”。

不过,对于那些对定价敏感的客户群,上述第三方理财机构产品研究总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投资者最好“货比三家”。

此外,也有业内专家看到了此次银行创意营销中的积极意义。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以存单的形式发红包或是表白,也是为了吸引年轻人眼球,这反而是银行业服务更加精细化及创新意识的体现。

理财、黄金产品也赶趟

除了“爱情存单”外,一些银行的理财、现货黄金零售产品营销,也“傍”上了情人节主题。

比如某银行分行推出了一款收益率年化5.20%的理财产品,同样是采用了收益率谐音“我爱你”的创意,并需要情侣或夫妻在支行内合影方能购买。5.20%的年化收益率显然高于眼下市场的同类理财平均收益率,而该行对此的负债成本管理方式则是“限量”——“一对情侣仅限购买9.9万”。这一产品的小幅让利,不失为一种获客营销。

此外,还有银行在情人节当日,给储蓄或购买产品的情侣客户准备了巧克力和鲜花等礼物;也有银行将定投计划产品的金额设置成“520”、“1314”等特殊数字以吸引顾客;或是将现货黄金制作成“玫瑰”、“一对娃娃”等形状以讨口彩。

上述第三方理财机构产品研究总监称,加入创意的新产品可以拉动市场需求,激发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