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返乡调研:改革红利提升社会信心

第一财经 2017-02-14 22:04:00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春节返乡调研”课题组    责编:孙维维

人们对生活水平提高的期望,不仅体现在商品消费结构的优化、闲暇福利的增加及收入的稳定增长,也体现在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渴求中。17%受访者表示,驱除雾霾,整治污水,是对2017年最大的期待。

2017年春节期间,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有26位同事返乡过年,涉及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5个地市。作为一家智库,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深入中国社会一线进行访谈调研的良机。因此,我们专门为此设计了访谈提纲,包括了刚刚过去的2016年百姓生活的变化、群众最关切的热点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问题。节后,我们回收到来自1039位访谈对象的回答,他们当中约60%来自城市,40%来自乡镇;15%为60岁以上老年人,28%为45~59岁中年人,24%为30~44岁青年人,23%为18~29岁青少年,10%为17岁以下未成年人。

看着调研结果,应该说从相当大的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现实。以下,就让我们来讲述这些潜藏在你我身边的预兆。

三大预兆

1.“手机支付元年”预示无纸币时代到来。

1039名受访对象中,高达93%的人称,2016年,自己正在更多使用手机代替现金作为主要支付手段;并且,约35%的受访者是在2016年首次使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宝的;在熟悉手机支付比例最低的人群——老年人中,比例也达到25%,并有快速增长势头。手机支付工具中,微信与支付宝在各省份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在9个省份中微信占优势,其余则支付宝占优势。总体而言,微信稍稍占优,也与其他调查研究显示的微信在小额支付上已超越支付宝的结论相符。

很明显,手机支付在2016年呈现爆发性普及,2016年可称为“手机支付元年”。人们的观念发生转变。或许一个“无纸币社会”正在向我们走来。此外,货币电子化程度的飞升,还预示着微观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前景: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乃至人工智能,将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

2.出手买房的人这么多:预示房价停滞期到来。

房价,堪称2016年的年度关键词之一。可以说,房产成为了2016年最炙手可热的投资品,房价在很多城市甚至出现了50%~80%的上涨。然而,我们的调研却揭示了另外一幅图景:2016年如此多的人竟然并未“望房兴叹”,而是痛下决心,出手买房了!同时,这似乎也预示着:2017年,恐怕不会再有那么多人出手了,因此房价的涨势,可能暂告一段落。

在1039名受访对象中,2016年出手买房的比率达到30%,在海南更高达72%;对比之下,持有股票、外汇、债券三种常见投资品的人不过25%左右。在出手购房者中,有56%的是首套房——为了满足“刚性需求”,其余为二套房或改善型需求。

就1039个样本总体而言,其中17%的人是在2016年满足了其“刚性需求”。结合我国城镇居民75%左右的住房自有率来看,可以说,阶段性来看,住房市场空间已经不大了。

3.投资者“悲而不伤”预示着行情?

如上文所言,股票、外汇及债券这三项资产的总体配置率为25%,其中股票占绝对多数为76%,外汇与债券仅占24%。2016年资本市场的震荡、中小板的萎靡以及A股大盘总体向下,导致大多数省份的人们都发生了亏损,仅有3个省的人总体上有着正收益;外汇与债券相较而言稍好,有4个省的人获得了正收益。而对于新的一年资本市场的形势,绝大多数人也保留了较为悲观的态度。

然而,投资者总体表现“悲而不伤”,没有人表示将退出投资市场,相反,75%的人表示将待机而动,遇到行情好转将投入更多资金。我们认为,联系到买房热潮正在远去,资金重返资本市场的机会正在变大,配合养老金入市的预期仍未退去,资本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行情。

三大改革红利释放

2016年,尽管中国经济在下行压力、外部环境、潜在风险等挑战中前行,但光明面却在增加。先前布局的改革措施,越来越多地在2016年进入到了效应释放期。我们的调研显示,改革效应的释放,使得社会运行和社会心理出现了诸多积极转变。

1.民生红利:就业、收入与社保持续提升。

虽然2016年中国经济的增速低于上一年,但工作年龄段受访者中,60%表示自己的收入得到了增长,收入涨幅平均为6.6%,与全国GDP增速大致持平。有80%的老年人领取了养老金,养老金上升约5%。

在就业方面,如图所示,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异地就业率较高,人才向东部和东南沿海流动趋势更加明显,但这一趋势并未显现出明显增长态势。

调研显示,约53%的就业者选择异地就业。其中,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如辽宁、湖北、江西、新疆等地人才异地和域外就业率和总数较高,达到或超过平均水平。而这一数字在广东、浙江、北京等东部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则远低于平均水平。这一数据表明,人口就业形势并非“逃离北上广”,显示的是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持续的“脑力流失”现象。

2.生态红利:除了雾霾,其他环境问题都不受关注。

调研显示,认为环境恶化的人比认为环境正在改善的人多出约30%;其中绝大多数人最担忧的环境问题是雾霾。初步统计,有11个省、市、自治区的受访群众担忧雾霾,除了海南、广东、广西、浙江、江西少数几个处于南方的省份以外,其他省份都对雾霾表现出极大的担忧,在有的省份(北京、河北与山东)关于个人2017年的最大担忧中,甚至雾霾导致的身体健康问题压过了对经济下行的担忧。

尽管我们也罗列了多个环境问题选项,但雾霾之外的其他环境问题选项的关注度都低到微不足道。

3.开放红利:出境游已成平常事。

调研结果显示,总样本20%的受访者于2016年有出境经历,其中出境旅游人数占80%,出境留学人数占20%。做个简单的乘法可知,15%的人于去年有出境旅游的经历,相较于2015年全国出境人次约为10%有着巨大的提升。当然,出境旅游人次数增加仅仅是一个侧面,但其能反映,中国人的消费结构正悄然发生变化,高层次的消费比例正逐步提升,这代表着中国人的生活质量也随着经济发展而在不断提升。

三大期待

对于2017年,以及未来三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期,受访者们充满期待。具体来说,呈现出三大特点:

1.转型升级带来共享预期。

30%的受访群众期待进一步分享经济发展的果实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红利,并愿意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与经济转型不断提升自己;同时,12%的受访者期待加大社会保障与福利力度,缓解并逐步降低养老与育儿成本。值得重视的是,育儿成本主要体现在教育支出一方面偏高,另一方面在异地务工人群的子女受教育过程中所受限制仍偏严格;人们期待改革的红利能够覆盖这两方面。

2.民生提质带来尊严预期。

回答“新一年个人最大担忧是什么”时,63%的受访者表示需要更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法制环境,比如有来自农村的受访者表示,农村商品质量应加强监管,某些山寨品牌大行其道的现象应加以治理。此外,物价是否稳定(占33%,房价在其中占据大头)以及收入能否稳定并提高(占21%)也受到受访者高度关注。这说明,在民生提质的大环境下,群众对尊严的预期也水涨船高。

3.经济增长带来环保预期。

最后,人们对生活水平提高的期望,不仅体现在商品消费结构的优化、闲暇福利的增加及收入的稳定增长,也体现在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渴求中。17%受访者表示,驱除雾霾,整治污水,是对2017年最大的期待。

从问卷中,我们看出,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群众对美丽家园、绿色经济的期待,正成为“中国梦”当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课题执笔人:王文、贾晋京、万科麟、艾玮宁)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