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民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位扶贫“第一书记”的一天

第一财经 2017-02-15 23:28:00

作者:张剑    责编:张有义

贫困户白学军一边说话一边喝着一瓶红牛饮料。“第一书记”康文军不断问刚才喝的红牛是哪来的,白学军顿时脸红。“刚刚挣了点钱,不敢乱花。”一瓶红牛虽然也就5块钱,但这5块钱对于白学军这样的贫困户来说,挣来也并不容易。
一位扶贫“第一书记”的一天

2016年11月29日一早,陕西省定边县交通局副局长康文军便驾车前往该县杨井镇南庄村。这个位于定边县南部的村子是白于山区内的一个普通村庄。康文军除了在交通局任职,还担任了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承担起南庄村的精准扶贫任务。

定边县是陕北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曾经用丰富的湖盐资源供养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属于陕北经济重镇。但受地理条件所限,定边依然有大量贫困人口。1986年,该县被确立为国家级贫困县。

其实,这个县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超过300亿的年GDP使它入围陕西省经济十强县。但当地政府公布的贫困人口数字仍占全县人口的10%。全国类似定边的情况不止一例,这不禁让人产生“富裕县为何还不能脱掉贫困帽子”的质疑。

精准扶贫工作的新政策已定,不实现脱贫,地方主要官员职务不能调整。在这一背景下,不想“摘帽”已经成为过去。

第一财经1℃记者跟随康文军来到南庄村,记录了他一天的扶贫工作,也借此管窥定边这一经济强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模式及经验。

经济十强县依然是贫困县

定边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郭宏俊等当地干部向1℃记者表示,定边县的整体经济确实发达,但这并不代表本地就没有扶贫任务。定边县的北部为滩区,接近荒漠地带,农业完全靠天吃饭,农业种植的收益很低。该县南部则为白于山区,地处偏远,山高谷深,交通也极为不便,当地农民的收入同样不高。在开展精准扶贫过程中,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全县共确定贫困村87个,贫困户9410户,贫困人口3.426万人。这样的贫困人口比例,对定边这一整体经济实力强的陕北县城来讲,扶贫所面临的压力和承担的任务也并不轻松。

定边县制定的任务目标为,用两年时间实现脱贫摘帽。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15年该县已脱贫4080户、1.58万人,2016年精准脱贫目标是实现5330户、1.84万人脱贫,实现全县整体脱贫“摘帽”。

康文军是定边县工作在扶贫一线的87位第一书记之一。这87名第一书记来自全县各个部门,有的是单位领导,有的是科室领导。他们下村扶贫期间,不再承担原单位的工作,全年驻村工作200天以上,由县委组织部和驻村所在乡镇党委共同管理、共同考核。

康文军在2016年2月来到南庄村,定边县城到南庄村70多公里的303省道,对他来说已经再熟悉不过。

根据定边县扶贫部门统计,南庄村共有贫困人口44户、191人。南庄村所在的白于山区,可供种植的土地面积稀少,农民的生活、生产用水只能依靠打井,定边的年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农民收入微薄,南庄村被确定为重点扶贫村之一。

康文军的车刚一进村,几个贫困户就向他招手。“康书记,苜蓿种子那200押金什么时候能退?”几人最为关心这一问题。村民们所说的200元押金,是指在推广紫花苜蓿种植时,由村里向愿意搞这一种植的贫困户发放20斤种子。为了防止有人将种子卖钱后挥霍,特意向他们收取200元押金。

一年下来,加入到项目中的贫困户都顺利地种植、收割,没有人把苜蓿种子卖钱挥霍。“这几天你们就来村部,找会计退钱。”康文军说,对于这几个贫困户来说,他们把这200元看得并不轻。

陕西省制定的贫困线为年人均收入3015元,只要超过了这个数字,就已经实现脱贫。定边县根据本县实际,制定的贫困线为年人均收入3050元,高于了省里的标准。

紫花苜蓿种植,是康文军在村里开展工作后,与村干部一起调研确立的脱贫项目之一。康文军说,之所以种植苜蓿,是因为这种植物既可以保持水土,成熟收割后又可以作为畜牧饲料。

扶贫移民搬迁改善居住生存

走进南庄村,马路平坦、村民的房屋都建在路边,虽然并不高大,但一幢幢新房错落有致。因此很难将这个村与重点扶贫村联系在一起。南庄村现任村支书王德志告诉1℃记者,该村由4个自然村组成,村民原先都居住在山区的窑洞里,生活环境和条件恶劣,“连喝水都困难,更别说开展农业生产,到了雨季还存在窑洞坍塌的危险”。

2014年,定边县在开展扶贫工作中,专门启动了移民搬迁工作。将居住在窑洞、荒滩等环境恶劣地区的村民,特别是贫困村民,选择沿公路干线等条件好的位置,相对集中就近搬迁安置。南庄村村民正是在这一集中搬迁中,走出居住了几十年的窑洞。

定边县扶贫办的数据显示,在搬迁中,优先搬迁特困户、贫困户、受灾户,移民搬迁贫困户每户补助6万元,非贫困户每户补助4万元。目标是到2019年,全县将完成1万户、3.84万人搬迁任务。在移民搬迁扶助下,南庄村的贫困户又通过自筹资金建起了新房。在康文军看来,这只是扶贫工作的第一步,他刚到村里时,发现虽然居住条件改善了,但贫困户们依然脱贫乏术。

康文军沿着公路向前走,贫困户白学军、兰海保正蹲在路边闲谈。白学军一边说话一边喝着一瓶红牛饮料。看到康文军走过来,他们起身招呼,“康书记,到我家看看吧。”“刚刚把收了的麻子卖了,卖了4000多块钱。”白学军对这笔收入颇为自豪。

白学军的家是一处4间的砖瓦房。进入屋中,既是厨房也是门厅的大开间内,仅有做饭的锅灶、两个橱柜和一些生活杂物。卧室内除了炕上的铺盖和一台18寸电视以外,再看不到其他家当。由于上半身扭曲,白学军身材矮小,没能成家,平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康文军说,白学军是南庄村44个贫困户中最困难的一户,身体残疾使他的劳动能力有限,带领他脱贫是一项难度不小的工作。

白学军不住口地告诉康文军,他2017年准备养羊。因为他的弟弟养羊已经取得了成功,“羊圈快盖好了,我想先养二三十只试试”。康文军则不断追问白学军,刚才喝的红牛是哪来的,白学军顿时脸红,解释称是别人给的。“刚刚挣了点钱,不敢乱花。”康文军说,一瓶红牛虽然也就5块钱,但这5块钱对于白学军这样的贫困户来说,挣来也并不容易。

信贷资金保障扶贫畜牧养殖

离开白学军家,康文军又跟随兰海保查看其家中的羊圈和猪舍。兰海保养了几十只羊和5头猪。购买种猪、种羊的9万多元资金,全部来自县里用于扶贫工作的信贷资金。

定边县在扶贫中也引入了信贷资金。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实行“户申请、村授信、联户和干部担保、银行放贷”的模式。贫困户根据脱贫项目,自己提出贷款申请。乡镇干部、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村干部及村民代表联合组成评级授信小组,对贫困户的信用等级进行民主评议。评议、审核通过后,贫困户可以拿到贷款。

定边农商行是提供此类信贷的重要金融机构之一,信贷扶贫资金采用贷款基准利率,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贫困户申请的额度在1万-10万元之间,用于发展家庭养殖业、简单加工业、家庭零售业及购置小型农机具等项目。

兰海保脱贫选择养羊和养猪,正是受益于信贷资金支持。康文军说,兰海保肯吃苦,之所以成为贫困户,缘于为儿子结婚给彩礼、办婚事花费了几十万元,才从一般农户变为贫困户。

1℃记者在南庄村走访时发现, 兰海保的几个邻居与他的境遇有着根本不同。他们同样住着政府补贴建起的移民新居,但屋内各种家电、家具齐全,门口还停放着价值几万元的轿车或面包车。这样的农家虽谈不上有钱,但几乎是达到了小康标准。

同在一个村,贫困户与普通农户之间有着很大差距。对此,康文军表示,除了划定为贫困户的44户,还有一些农户其实也仅仅勉强过了贫困线,其他农户则在不断寻找增收途径。基于这些情况,定边县确立的扶贫工作的内容涵盖了带领贫困户脱贫、做好村内各项建设以及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等。

康文军为南庄村贫困户提出的脱贫路径,主要是发展养羊业和种植荞麦等粗粮。他调研发现,定边本地的羊肉消费量很大,村民养羊的销路不用发愁,有客商可以上门收购。

在路过一户贫困户时,男主人正忙着杀羊。原来是附近的一个采油队食堂向该户采购了一只羊,每斤肉28元,最终卖出了近600元的羊肉。

作为养羊的配套设施,康文军争取资金,为每个养羊户建设了专业化羊圈。每个羊圈所需资金在2万元左右,全部由扶贫资金扶持。只要贫困户提出了申请,专项资金拨付后,乡镇、村两级就会为贫困户将羊圈建好。

在村内走访时,一名非贫困户找到康文军,抱怨自己家的羊圈盖小了。“康书记,我家就批下来100平方米,能不能帮忙弄大点”。康文军说,一开始提出养羊时,不管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更多的是观望,看到有人尝到了甜头,大家也都信服,抢着要搞,“农村工作,特别是扶贫工作,示范带头很重要”。

定边县的经济、财政状况远远好于陕西省的其他贫困县。定边县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仅投入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就已经超过8亿元,既有本县的资金,也有上级拨付的扶贫资金。担任第一书记,康文军除了在村内工作,还要根据本村的脱贫路径,到县里的发改、农业、教育、电力、金融等部门奔波协调,以保证资金、政策的及时落实和到位。像康文军一样,87位第一书记的身影,不断出现在县里的各个部门。

康文军提出的养羊业,在定边县的县域经济发展策略中有对应依据。2016年1月,定边县就已经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了定边羊肉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申请。此前,定边的马铃薯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定边县发展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

简单吃过午饭,康文军回到杨井镇政府,与同事一起整理本年度的扶贫工作验收材料。材料的主要内容就是44户贫困户的脱贫情况。经过初步统计,南庄村44户贫困户的年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已经实现了脱贫目标。

康文军说,这个数字让他感到了欣慰,但是否实现了脱贫,还将接受县、市、省和国家的四级验收。

下午5点30分,即将天黑后,康文军结束一天的工作,返回南庄村。他当晚要找一些贫困户核实脱贫数据。

去年12月9日,定边县政府在官网发布消息,已基本实现预定的脱贫目标。87个贫困村经过县工作组全面核查,贫困村推出的各项指标均已达标。如果再通过了市、省和国家三级验收,这个陕北经济强县将率先摘去贫困帽子。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