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PPP扩张给中国经济带来空前危害”是危言耸听

第一财经 2017-02-17 11:18:00

作者:陈益刊    责编:孙维维

PPP是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一次重大体制机制变革,有观点认为PPP伤害中国经济则是无稽之谈。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自2014年在全国推广以来,可谓风生水起。

财政部给出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地方推出PPP项目11260 个,投资额13.5 万亿元,其中签约落地1351 个,投资额2.2 万亿元。

PPP模式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席卷全国也引起一些业内人士的担忧,这包括项目实施还不够规范,PPP法律还不够健全,民间资本参与率还不够高等,这些也引起官方重视,并采取措施解决。

不过,近期一则署名某咨询公司首席顾问全某的《PPP大肆扩张给中国经济带来空前伤害》在朋友圈流传,文章认为PPP模式严重挤压民间资本,把政府从中立的定位逼到与民逐利的位置,吹大地方债风险,很多地方政府陷入资不抵债危机。

然而这些说法不仅仅是夸大一些现象,甚至是扭曲事实,危言耸听。

上文作者认为,“PPP模式让国有企业无限扩张,严重挤压民营资本,民营资本则由观望到基本放弃。PPP貌似很热闹,其实只是国有企业在拿国家的钱玩国家的项目。”

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尽管目前PPP是国企唱主角,但民营资本已经从两年前对PPP模式的观望转为积极参与,一些民企上市公司如龙元建设等中标PPP项目数量不断攀升即是明例。

而民资参与质量高的国家级PPP示范项目数据也能反映这点。

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277 个落地示范项目的签约社会资本信息已入库,包括175 个单家社会资本项目和102 个联合体项目,签约社会资本共419 家。其中,民营企业(含民营独资和民营控股)163 家,占比39%。民营、含民营及外资的联合体项目数合计139 个,占比50%。民营资本、含民营及外资的联合体等两类项目的投资额合计占比也达45%。

事实上,中央大力推广PPP模式,主要目的之一正是借此打破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各种不合理限制,鼓励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各类型企业积极参与提供公共服务,给予中小企业更多参与机会,大幅拓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的发展空间。

上述文章作者认为,PPP 模式让政府深度介入到产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把政府从中立的定位逼到与民逐利的位置。极易腐蚀干部,伤害公信力。

这一观点更是不理解PPP本质,与民逐利一说更是强盗逻辑。

PPP本质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分工合作,而非与企业争夺利润。作为社会资本的境内外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承担公共服务涉及的设计、建设、投资、融资、运营和维护等责任,政府作为监督者和合作者,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直接参与,加强发展战略制定、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绩效考核等职责。

中央推广PPP模式最大考虑,正是这种分工合作,可以解决政府职能错位、越位和缺位的问题,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至于与民争利更是无稽之谈。政府与社会资本通过多轮谈判目的是为了给民众争取最大利益,保证社会资本投资的公共服务项目收益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而非暴利。这恰恰是保证民众的利益。

一些政府投资基金注入PPP项目,一方面是为了解决PPP项目融资难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消除社会资本对政府履约的担忧,降低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风险,而非与企业争利。

项目工程向来是官员贪腐重地,而上述作者认为PPP模式极易腐蚀干部,则更是逻辑混乱,官员贪腐与整个反腐制度是否健全相关,而非贪腐项目采用何种模式。

事实上,笔者接触到的不少投资PPP的民营企业家反映,现在地方政府官员在选取PPP资本方时偏好国企一大原因,正是担心选择民企有较高道德风险,而且面临较大审计、舆论压力。

上述作者在文中认为,PPP模式吹大了地方政府债务。未来,很多地方政府将陷入资不抵债的危机。

PPP模式推广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名股实债的确增加了潜在债务风险,但这些也早就被官方警觉,并于2015年发文明令禁止这种行为,相关督查和纠偏工作都在进行中。

至于很多地方政府陷入资不抵债的危机,则是夸大扭曲现实情况。

近些年地方债治理动作频频,包括对地方债务进行限额,推行大规模的债务置换等,都有效地缓解了债务风险。

根据财政部数据,截至2015年末,纳入预算管理的地方政府债务16万亿元,以国际通用的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指标衡量,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率为89.2%,低于国际通行警戒值,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另外,与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不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了大量与债务相对应的优质资产作为偿债保障,加上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也为债务偿还提供了根本保障。

PPP是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和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求的一次重大体制机制变革。随着2017年这项改革进一步深化,PPP将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优化财政管理、吸引更多民营资本参与、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更大效应。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