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江海直达运输发展,进一步提升江海直达运输效益和比较优势,并有力支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交通运输部目前正在向上海、江苏、浙江等交通运输部门和中国船级社等征求意见,计划出台有关推进长江经济带江海直达运输发展的意见。
江海直达是一种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运输方式。交通运输部表示,推进江海直达运输发展,是深化水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和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此举也是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进长江经济带江海直达运输发展。
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摄影/章轲
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沿江九省二市聚集了我国近40%的经济总量,是继中国沿海经济带之后,最具有竞争力和活力的第二大经济带。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太仓至南通段为例,该工程2014年7月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平均每吨货物可节省运输中转成本约9.8元,仅2014年下半年南通港受益货运量就达4000万吨,节约直接运输成本约4亿元,节省燃油8万吨,减少污染物排放24万吨。
根据上述意见的征求意见稿,我国将根据航行内河和特定海域的特点,突破现有河船、海船的法规制度体系,科学制定江海直达船舶运输法规制度,提升江海直达运输经济性和竞争力。同时开发先进适用的直达船型,促进船舶、航道、港口和支持保障系统协调发展。建设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专业化船队,积极稳妥推进江海直达运输。
上述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长江和长三角地区至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洋山港区江海直达运输系统,水水中转率进一步提升,江海直达运输效益和比较优势,并有力支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
具体措施包括,制定江海直达船型法规规范、加强江海直达系列船型研发设计、加强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江海直达运输市场、促进江海直达运输安全绿色发展、优化江海直达运输管理、提升江海直达运输应急能力。
在培育江海直达运输市场方面,上述征求意见稿提出,优先发展长江干线至宁波舟山港干散货、长三角水网地区至上海港洋山港区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加强示范引领。鼓励港航企业与货主合作,推进签订中长期运输合同,加强运输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整合,推进江海直达运输集约化发展。
上述征求意见稿提出,研究长江重庆以下5000吨级、武汉以下10000吨级、芜湖以下15000吨级江海直达船舶运输。加快推进苏北地区、苏锡常、杭嘉湖等地区江海直达运输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推进新技术和清洁能源在江海直达船舶上的应用,鼓励江海直达船舶应用LNG动力、靠港使用岸电,研究制定江海直达船舶燃料消耗限值和二氧化碳排放限值。
纺织业的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研发活动周期长、回报不确定性高,科技经费投入在工业行业中相对较低。
纵观长江经济带各节点城市的国土空间新版总体规划,不难发现各地重要核心发生转向——从开发优先到生态本底约束。
长江承担着沿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80%以上铁矿石、电煤和外贸货物运输,每年对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超1200亿元,间接贡献达2万亿元以上。
沿江高铁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稳步上升,城市体系橄榄型结构不断优化。